春探世遗村庄

时空踏歌

<p class="ql-block">蛇年春节期间,我们从深圳开车去江门,慕名探访了电影《让子弹飞》取景地、开平碉楼最为集中的村落——塘口镇自力村。</p> <p class="ql-block">从开阳高速下来,绕田垅荷塘,穿茂林修竹,走进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被誉为广东最美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在广袤原野之上,天蓝如海,那一座座充满欧美风情的碉楼,与中国南方青砖土墙的农舍,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凝成了一抹中西合璧、寥廓澄明的古朴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后期及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村名蕴含自力更生的寓意,并彰显了其深厚的底蕴与独特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该村有3个方姓自然村,现有63户175人,其中华侨、港澳同胞却有248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等。</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碉楼群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大多兴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而兴建。</p> <p class="ql-block">20 世纪 20 年代间,因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原因,一些华侨、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积蓄在此兴建碉楼和居庐。</p> <p class="ql-block">碉楼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及混合式。为防御土匪劫掠,碉楼一般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具,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好似铜墙铁壁。</p> <p class="ql-block">碉楼群有的是根据建楼者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有的只是出于楼主的独特心愿。因此,在整个开平,你很难找到两座完全一样的碉楼,堪称一座别致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碉楼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形成了独特的多层塔楼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些碉楼不仅是建筑的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开平人奋斗的故事,承载着他们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碉楼群不仅是防御功能的体现,更是华侨文化与乡土情怀的结晶。他们虽身在异国他乡,但心系故土,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故乡的那片乡愁。</p> <p class="ql-block">碉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韵味,又不失西方建筑的豪华壮观,成为了华侨文化的独特印记‌。</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碉楼不仅是冰冷的防御工事,更是当地人的生活缩影。</p> <p class="ql-block">碉楼内部设有家族祠堂、居室、厨房等生活设施,展现了华侨归乡后对于家族团聚和安宁生活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碉楼外部的雕花、壁画等装饰也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村里最豪华气派的碉楼要数铭石楼了,楼主方润文为了纪念他的石匠父亲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楼内每一层都有一个厨房,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开平的水患而设计。</p> <p class="ql-block">每一层的房间通风采光性能都很好,进去后感觉非常温馨。</p> <p class="ql-block">顶楼天台四角造有“燕子矶”,中间有罗马石柱支撑起的穹顶,可在此登高望远、喝茶聊天、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座碉楼叫“云幻楼”,是旅居马来西亚华侨方文娴先生于1921年回乡所建。</p> <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云幻”两字,可谓一语成谶。世间万事,不就是如云影变幻、苍黄翻覆么?</p> <p class="ql-block">不过,方先生给云幻楼题的门联,虽有着对动荡时局的彷徨与无奈,但更透着生命的旷达与清醒。</p> <p class="ql-block">上联云: 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p><p class="ql-block">下联云: 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p><p class="ql-block">横批:只谈风月</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叶生居庐和澜生居庐,这是一对亲兄弟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从叶生居庐的装饰上,可以看出主人追求民主和平与进步的,并希望国家富强与独立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澜生居庐的主人让碉楼的功能有了增进,除了防御与居住,一楼也可以用来休闲,这从他把一楼修建成庭院可以看出。</p> <p class="ql-block">该村现存15座碉楼,依建筑年代先后为:龙胜楼(1917年)、养闲别墅(1919年)、球安居庐(1920年)、云幻楼(1921年)、居安楼(1922年)、耀光别墅(1923年)、竹林楼(1924年)、振安楼(1924年)、铭石楼(1925年)、安庐(1926年)、逸农楼(1929年)、叶生居庐(1930年)、官生居庐(1934年)、澜生居庐( 1935年)、湛庐( 1948年)。这些碉楼散落在自力村的田间地头,见证了开平百年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碉楼有的单体,有的双拥,布局精美,错落有致,置身于良田万顷之中,闻稻香,捧白云,构筑了绝美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铭石楼是电影《让子弹飞》中黄四郎的老宅取景地,也是从电影中,我第一次听见开平碉楼。</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阡陌小路,在碉楼和庐间穿梭,时而曲径通幽,时而稻田花香,时而狗吠鸭鸣,时而丽鸟翻飞,虽多数门庭冷落,但生机犹存。</p> <p class="ql-block">细读门庭联语,静观雕梁画栋,中西文化合璧,总让人引出无数遐思。</p> <p class="ql-block">这些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倾注了旅居海外华人的多少智慧和心血!</p> <p class="ql-block">他们大都漂泊在海外,经历了苦难与磨砺,抱有一腔爱国之志和思乡之情,有的通过几代人的奋斗,才完成碉楼、别墅、庐舍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那种艰苦创业,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一如耸立的碉楼,成为永恒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在人们的眼里,乡愁是一枚邮票,是一条船,是一棵树,是一缕炊烟;而在开平,乡愁就是一座碉楼。</p> <p class="ql-block">那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他们虽远在海外,但心系故土,剪不断的乡愁,如皓月高挂,千里万里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作者: 万贻平,美篇名: 时空踏歌(美篇号: 2934948),江西南昌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新时代摄影》杂志签约摄影师,《人民摄影报》特约摄影师。从事业余摄影7年多来,致力于人文与风光摄影原创,截止目前,有320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入展、获奖。</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8日匆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