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编:微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歌曲翻唱:微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4541071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春节正月初六我和先生再次来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农讲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圣地,更是革命的摇篮。当年学员们在这里接受培训,为革命事业储备力量。农讲所的学员们经过学习和培训后,英勇参与了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武装暴动,并且成为了湖北、安徽、四川等地武装暴动的中坚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讲习所旧址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我们再次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走进旧址,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先烈们的呼吸。</span></p> 第一部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了石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庄严的清末建筑风格的大房子,青砖红瓦,清幽庄重,在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衬托下显得和谐古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门匾额“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由周恩来亲笔题写。大门两边的长廊的木柱之间挂满了大红灯笼,一排排红灯笼高高挂起,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古朴的门楣,更映红了过往行人的脸庞,为这历史的圣地披上了一层温馨而庄重的节日盛装,让人恍若穿越时光,感受到一份跨越时代的喜庆与祥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农讲所里,无论是整齐排列的桌椅,还是斜靠墙角的黑板,都给我们一种历史沉淀所带来的厚重感觉。我们再次更深入的了解到当年农讲所的学员们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农民运动,在这里刻苦学习、积极实践的历史。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和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春节期间不少游客踏上了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之旅,很多都是大人带着孩子来的,我感觉这是对孩子们爱国情感的一次深刻唤醒,也是对他们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次有力激发,让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爱国主义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农讲所整个区域呈一个长方形大院,院内有4栋高台式建筑,其中一、二栋和三、四栋分别相连,三栋为二层式,其余均为一层建筑。第一栋属于办公用房, 房舍为红柱青砖式,为常委办公室,当时毛泽东就在此办公;第二栋为大教室,在二、三栋之间有一个大操场,穿过大操场,则是学员的宿舍,为青砖楼房,同时也是武汉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砖木结构学宫式建筑群,古朴简约,淡雅幽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宿舍现还保留有简朴的双层木床、军装和被褥等。农讲所的第二教室那是农讲所最大的教室,当时容纳了农讲所800余名学生。 桌椅是很古老传统的,没有课桌,一排排的凳子整齐的从教室的一头排到最后。</span></p> 第二部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出第二教室是一块大草坪,毛主席高大的雕像俨然挺立在草坪上的主席台前。当年他就是在这里带领同学们锻炼身体,看同学们表演的节目,为同学们做演讲。操场是整个农讲所的分界线,另外的一边是学生宿舍,大楼的二层现在已经成为记录毛主席与武汉之缘的展览馆了。今天操场上毛主席的雕像前摆满了鲜花和供品,人们用这些方法来怀念毛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探索与奠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陈列》是武汉革命博物馆改陈提升的基本陈列,2014年9月29日对外开放,客观全面的还原国共合作、共同创办农讲所的历史背景,突出毛泽东筹办和主持农讲所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农讲所学生对中国革命胜利所作的重要贡献。以文物和图片为主再现历史,展出实物371件,其中珍贵文物121余件,历史照片近200张,不乏在国内首次展出的珍贵文物及历史名人遗物,实现了“史料真实,展品真物,感受真切,精神真传”的目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观赏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6年,革命的洪流涌向长江流域,毛泽东敏锐地预感到革命急需一大批领导农民运动的干部,于是在董必武的支持下,选择在此开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3月至6月,武昌农讲所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民运动领导者,他们将革命火种播撒到神州大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主持农讲所全面工作的毛泽东与邓演达、瞿秋白、彭湃、李立三、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土共同努力,指导学生学习革命理论和农运常识,进行军事训练,参加社会斗争实践。在历史的丰碑上,彭湃、方志敏、夏明翰等烈士,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探索与奠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陈列”,全面展示武昌农讲所的历史、作用,重点展示时代背景下毛泽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作出的贡献等内容,讴歌了革命先辈的积极探索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6年,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从广州迁到武汉,作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积极倡导并在此创立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遭到局部严重失败。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紧急时期的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全景式呈现中共五大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示在大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在武汉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展示了陈潭秋1919—1927年在武汉领导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1963年对外开放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收集积累,武汉革命博物馆已形成涵盖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文稿书信、书籍报刊、宣传品、证章、票据、艺术品、武器装备等多种文物,以及题字留言、采访等资料。截止目前,文物藏品数量达27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006件,文物藏品种类丰富、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承载了武汉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荆楚大地,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孕育出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百年老街红巷与都府堤的相遇,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江城红色地标。在400多米长的都府堤,武昌农讲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等红色旧址和场馆依次排布,形成了国内大城市中十分罕见的红色文化景观一条街。它们犹如璀璨星光,共同组成了武汉地区规模最大、热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武汉革命博物馆。</span></p> 结朿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古朴典雅的农讲所一隅,一抹不惹眼的粉嫩正悄然酝酿着春的讯息。那是一树含苞待放的梅花,枝头点点蕾,紧裹着冬日的秘密,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笔触,在枯枝间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微风拂过,带动着枝条轻轻摇曳,那些含苞的梅花也随之轻舞,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关于坚韧、关于希望、关于春天的故事。在这片静谧而充满历史沉淀的空间里,这树梅花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时间与生命交响的见证,让人不禁驻足,沉醉于这份含蓄而又不失生命力的美之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