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据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东传统历史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p><p class="ql-block">记得多年前我跟着团队到广州考察学习期间,接待方曾陪我们来参观过,当时就对屋顶屋脊上那些别具一格的装饰性雕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别的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依稀记得,当时的陈家祠还没有完全开放,祠堂前也没有现在那么大的广场。</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查了一下资料,1957年,陈家祠在第一次文物普查中就已经被认定为文物建筑。1959年,在陈家祠原址上设立了广东民间工艺馆,但到了十年动乱期间被迫闭馆。之后,有各种单位因各种理由进驻陈家祠,占用建筑,对文物建筑造成了严重损坏。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将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迁出陈家祠,并对主体建筑进行了全面的复原维修,还搬迁了陈家祠门前的一所学校,建成了现在的广场。陈家祠堂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陈家祠堂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参观陈家祠的人很多。</p><p class="ql-block">据介绍,陈家祠堂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p><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最引人注目的,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是精美的岭南风格的建筑工艺装饰,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p><p class="ql-block">“三雕”就是木雕、砖雕、石雕;</p><p class="ql-block">“二塑”就是陶塑、灰塑;</p><p class="ql-block">“一铸”就是铁铸;</p><p class="ql-block">“一画”就是彩绘壁画。</p><p class="ql-block">“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展示了岭南风格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厅堂里,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举办的专题展览,对“三雕二塑一铸一画”,结合实物作品做了文字说明,便于观众的理解和欣赏。</p> <p class="ql-block">木雕。</p> <p class="ql-block">砖雕。</p> <p class="ql-block">石雕。</p> <p class="ql-block">灰塑。</p> <p class="ql-block">陶塑。</p> <p class="ql-block">铁铸。</p> <p class="ql-block">把参观陈家祠堂过程中随拍的其他照片贴在下面,不再一一作什么说明了。</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的参观到下午5点半结束。傍晚了,广场上还有不少人在拍照留念。美好的东西常常会使人留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