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汕头市区藏着一座六百年历史的古寨——<span style="font-size:18px;">鸥汀古寨</span>。位于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中南部的鸥上社区和鸥下社区,旧时合称“鸥汀背寨”,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险要,史上曾筑起巍峨的城寨和护寨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海国长城”之称;坚固的城寨也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成为当时韩江下游四大名寨之一。</p><p class="ql-block">鸥汀古寨西北侧有座石桥——西宁桥,建于清乾隆甲辰年(1764年),至今仍完美无损。西宁桥是鸥汀古寨八景之一“西宁晚泊”的一部分。韩江出海口一支流梅溪河,上游船只往返汕头埠的必经之路,晚间停泊于此,夜晚时分,船桅林立,渔火点点,渔歌唱晚,美不胜收。西宁桥不仅是鸥汀古八景之一,是鸥汀古寨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古寨居民的情感与记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在岁月的洪流中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初期,澄海县在余锡渠县长的带领下,整治韩江出海口,韩江出海口之一的梅溪河<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今的梅溪河)</span>经整治后,不再流经鸥汀寨,原河道成为内溪,也是古寨的护城河,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下蓬公社北片区的农用物资、生产资料绝大部分水运从这里进入;计划经济时代,下蓬公社集镇的商品、物资均从这里进入鸥汀,包括煤炭、供销社计划内计划外物资、建设物资等等。每天从这里经过的“四肚”“五肚”木船络绎不绝。西宁桥见证了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由纪冰先生提供</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由纪冰先生提供,特此鸣谢!</p> <p class="ql-block">农村生产队集体经济时期,多数生产队都有农用“四肚”、“五肚”木船。生产队劳动力(指男劳力)轮流上船劳作,上五肚船,年轻人的岗位是出力,北上进入梅溪河,至潮州梅溪载土筑堤,现在新一中西侧堤段,逆流而上年轻人上岸当纤夫,满载顺流而下年轻人要划船桨;向南往老市区积污水沟的污水回来浇水稻;出海到礐石山载灰沙回来建房子。这些都是生产队劳动力必须经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