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行之卫星小城卡尔卡塔古镇(空中之城)

霞霞

<p class="ql-block">卡尔卡塔是意大利拉齐奥地区维泰博省的一个小镇,人口约一千人,距离罗马大约50公里车程。</p><p class="ql-block">​在 1930 年代,这座山城遭到政府的谴责,因为担心古老社区所在的火山石悬崖会倒塌。要求当地的居民搬到了附近的 新卡尔卡塔。</p><p class="ql-block">​在 1960 年代,人们又开始重新搬回到了这里居住,艺术家和嬉皮士又在石头和砖石结构的城中驻足。政府也撤销了谴责令,这里的艺术家居民又开始了修复古镇。</p><p class="ql-block">​2007 年纽约时报将卡尔卡塔描述为“可能是意大利最时髦的村庄,这里有大约 100 名艺术家、波西米亚人、上了年纪的嬉皮士和新时代类型的古怪社区。”</p><p class="ql-block">​​根据卡尔卡塔镇的传说,1527 年德国军队洗劫罗马时,一名士兵洗劫了卡尔卡塔小镇。当他最终在镇子里被捕时,他把装有传说中的“圣包皮”(耶稣出生后第八天行割礼时割下的包皮)的珠宝圣物箱藏在了他的牢房里,它于 1557 年在那里被发现。从那时起,它就被卡尔卡塔的天主教堂正式奉为圣物。</p><p class="ql-block">​然而,在 1856 年,法国夏鲁修道院声称发现了他们认为是真正的圣包皮,它声称是从查理曼那里得到的,它已经丢失了几个世纪。重新发现导致了与人们对已建立的卡尔卡塔圣包皮的冲突,该包皮已被教会正式尊崇数百年。</p><p class="ql-block">​​1900 年,天主教会通过裁定任何撰写或谈论神圣包皮的人都将被驱逐出境,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1954 年,经过多次辩论,惩罚改为更严厉的逐出教会。</p><p class="ql-block">​不过,卡尔卡塔的人依然我行我素纪念圣包皮。1983 年,卡尔卡塔教区神父达里奥·马尼奥尼 宣布:“今年,圣物不会暴露在信徒的面前。它已经消失了。亵渎神明的小偷从我家拿走了它。” 据报道,他把它放在衣柜后面的鞋盒里。引用梵蒂冈在被逐出教会的法令下,马格诺尼拒绝进一步讨论该事件,梵蒂冈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因此,村民们对圣物被盗有各种猜测,有人说盗贼是为了有利可图的转售而盗窃,有人猜测是梵蒂冈试图悄悄结束“多年前通过开除教籍来结束圣物崇拜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进入小镇的唯一通道城门,门不宽且坡徒,只能过人而不能通汽车。</p> <p class="ql-block">通向小镇的唯一的一条公路。</p> <p class="ql-block">小镇虽小,但古香古色,古老的街巷,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道路,古老的教堂,酒吧餐馆咖啡厅等一应具全,风景优美,名富其实的空中小城。</p> <p class="ql-block">小镇对面错落有至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峡谷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夏宫:</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六世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本名罗德里哥·迪博尔贾,罗马教皇(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在位)。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是博尔贾家族的一员,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的外甥。</p><p class="ql-block">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的教皇,是第一位公开承认自己与情人有子嗣的教皇。两位亚历山大六世之后的教皇西斯都五世与乌尔巴诺八世,都称赞他为圣伯多禄之后的教皇中最为杰出的教皇之一。亚历山大六世比较像是一名外交官、政治家而不像是一位教皇,但作为一位教皇,他的成就却丝毫不亚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在位期间的1493年,曾为葡萄牙与西班牙划定了殖民扩张的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六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教廷腐败堕落的象征,行为最为放荡和不择手段的教皇,他在政治上也拥有超出寻常的野心,并以大肆敛财和为儿子所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谋夺而臭名昭著,但他却并非这些劣迹的首创者,他的前任们诸如西克斯图斯四世、英诺森八世之流为他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夏宫中出土的藏品</p> <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大道,是用黑色大理石浦就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大道旁的墓室,有单个的,也有大家族的,这些墓穴都是两千年前的。埋在古大道旁的墓室主人,一般是有钱的财主或是达官贵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