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回城的大巴车上,胡骚骚又讲起当年西双版纳的知青,讲到动情之处眼睛有些湿润,她也是知青的后代。当年那些知青十七八岁,正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龄,白天劳动,晚上几乎没有什么文娱活动,在那些没有灯照光亮的夜晚,孤独寂寞当中挖掘自带生理快感,也在情理之中,一不小心便会造出些小骚小猫。电视剧《孽债》中的沈美霞便是那些小骚小猫的代表,胡骚骚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因她母亲生下了弟弟而使得她父亲没有返城,留在了西双版纳。胡骚骚居然唱起电视剧《孽债》的主题歌《哪里有我的家》: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这歌听起来令人伤感。这个世界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伤感中,在一个又一个人生的五味杂陈里,一路走来,过往有过的未来还会有,只是换个形式罢了。</p><p class="ql-block">当年知青劳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种植橡胶树,几十年过去,如今那些橡胶树早已枝繁叶茂成了参天大树,我们见到树干上一道道沟的尽头挂着一个碗,橡胶汁液通过这些沟流进碗里。据说割胶工很辛苦,每天半夜就开始工作,直到清晨。我们国家过去不产橡胶,橡胶作为重要战略物资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对中国全面禁运,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工业的发展,有东南亚爱国华侨响应国家欢迎海外华侨回国参加建设的号召,回国发展中国的橡胶业。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橡胶种子偷偷带回国。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能种植橡胶,一个海南三亚,一个西双版纳。海南有台风侵袭,种植的橡胶品种不及西双版纳。</p><p class="ql-block">经过胡骚骚的一路宣讲,我对中国的橡胶产业有了些新认识。过去在我的大脑中只知橡胶用来造汽车的轮胎,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我没大注意过,居然还可以用来制作床垫子和枕头瓤,这我真不知道。七八年前我被人忽悠花四百多块钱买过一个无限极的枕头瓤,妻说那个枕头瓤据宣传就是橡胶的。经妻这样一提醒,我想起来了,那个枕头瓤我枕了几年,早不知扔到哪里去了。大巴车载我们到西双版纳橡胶制品展览馆,一小个子女讲解员在门口迎接我们。展览馆门口长有一棵小橡胶树,小个子讲解员提醒我们注意观察它的叶子,她说只有这种三片叶的橡胶树结出的橡胶才是优质上乘的,这种橡胶树在海南因台风的缘故难以种植,国内只有西双版纳有。她带我们走进展览馆,一组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老照片展示着当年知青开发西双版纳种植橡胶树的情形。照片上那些年轻的身影,如今都已步入古稀之年,正是他们当年付出的辛勤汗水,才浇灌出了今天中国橡胶产业的不再受制于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类才得以一步步走到今天,无论什么事不都是后人在前人铺就的道路上进一步前行吗。</p><p class="ql-block">小个子讲解员带着我们走进一间屋,里面的布置像个教室,前面有一电子屏,电子屏的对面摆着一排排椅子。我们纷纷落座,小个子讲解员站到电子屏旁,目光巡视着我们。她指着前面的一张床,问哪位肯躺到上面感受一下。这时,我才注意到那儿还放着一张床呢,上面铺着床垫子,白白的,应是橡胶的吧。一戴眼镜的男子应招走过去躺到了床上,女讲解员对男子的女伴开玩笑道,借他用用,不介意吧。女伴很大度,笑呵呵地说尽管用。这对男女三十多岁,我们这个旅游团多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真没注意到还有这么年轻的一对。橡胶床垫的好处是躺到上面人的身体能够与它亲密的结合,最大限度支撑着人体,且透气性好。同样的床垫在东南亚国家卖两三万,其实都是中国生产的。我去过澳大利亚,在那里的商场随便拿起一商品,看标签,产地多是Made in China,尤其是鞋帽等纺织品。当今,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太多,喜欢把那些在洋池子里泡过的产品再买回来,自以为便不一样了。女讲解员说,我们要支持国货,支持西双版纳。我动了心。一张床垫七八千,够贵的。妻是信奉不在这种旅游景点买东西的,似乎这样的地方卖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坑人的。前些年或许是,现在我却不这样认为,货真就可以了,至于导游提成吗,无所谓。现代社会,哪一个人不是直接或间接地活在商品链上,都靠从商品链上或多或少的分一杯羹过活,谁也别说谁,只要自己心里感觉平衡便是。我再三动员妻,她才同意买。与那对年轻男女合伙同讲解员谈价,最终花四千块买了一个床垫三个枕头瓤。</p><p class="ql-block">从橡胶展览馆出来,大巴车又将我们载到一傣医傣药园。胡骚骚说中国有四大医:中医、蒙医、藏医和傣医。傣医名列其中,我不敢苟同。有人说苗医不是很厉害吗,胡骚骚说苗药厉害,苗医不系统,没有上到理论层面,不能算一大家,而傣医是有理论支撑的。从傣医傣药园转一圈出来,我是不大敢相信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