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曾宇生的32年《文萃》情

彭剑峰

<p class="ql-block">  在新化县城老县委附近的戴家氹,有一家“曾师傅理发店”,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致的服务,深受中老年顾客好评。特别是店中桌上最新的一份《文萃报》,引起笔者好奇,经过交流后,笔者对店主曾宇生32年如一日订阅《文萃报》,心生崇敬。曾宇生说订份报纸,不但可打发顾客排队等候的烦恼,而且能了解天下大事。</p><p class="ql-block"> 店主叫曾宇生,今年61岁了。他的家虽在新化县桑梓镇尖山涧村,但曾宇生自从八十年代初在县城学徒后,却一直在城里居住,曾宇生的理发生涯一干就是40年,而那份《文萃报》一订也是32年。在采访中,曾宇生告诉笔者,订《文萃报》的初衷是,缘于顾客的一句话,后来,越看越上瘾,一直订阅至今。</p><p class="ql-block"> 1985年3月,曾宇生跟着姐夫在县城学理发,而那时的《文萃报》创刊仅一年时间。曾老对当时的《文萃报》全然不知,更谈不说有订阅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1988年元旦,学艺成功后的曾宇生,便在县城老电影院旁边独自开店。由于手艺好,服务周到,前来理发的顾客络绎不绝,排队等候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曾师傅,在你店里等着剪发确实有点无聊,如果有份报纸该多好。” 1993年元旦期间,在店里等着剪发的一位顾客对曾师傅说。顾客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确让曾宇生记在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订份什么报纸为好呢?正当曾宇生举棋不定时,一位邮递员顾客在店理发,便把《文萃报》推荐给了曾宇生。曾宇生告诉笔者,自从订了《文萃报》后,店里热闹多了,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社会新闻,顾客们都要高谈阔论,全然忘了排队的郁闷。</p> <p class="ql-block">  后来,曾宇生的店搬到了现在的戴家巷子,因手艺好,顾客依旧如昔。《文萃报》的订阅也一直同行。曾宇生还告诉笔者,不但自己订,他还发动了身边人及徒弟一起订,并订阅后都对《文萃报》大加赞赏。</p><p class="ql-block"> “《文萃报》内容广泛,有要闻特稿、经济纵横、社会新闻、百科知识、世界各地、卫生保健、奇闻趣事、文学广场、历史长廊、重案追踪、特别报道”等几十个栏目,真可谓博彩报刊精华,情系百万人家,集新闻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聊到《文萃报》时,曾宇生和其他顾客都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 “《文萃报》是一份精神食粮,从《社会新闻》中观察社会;从《卫生保健》中懂得保健;从《历史长廊》中读懂历史;从《讽刺与幽默》中寻找快乐。”曾宇生笑着说。</p><p class="ql-block"> 40年开店剪发,32年《文萃》情深。曾宇生一路走来,携手一份《文萃报》,不但丰盈了自己的大脑,而且收获了人生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供稿 彭剑峰(网络媒体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