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五十周年同学会,我们一同前往母校摩尼中学参观。在学校的陈列室里,橱窗中的一张照片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照片里,一位老师正和几个学生在茶山上采茶,王国红校长介绍说,左边第二个是我,右边第二个是我的班主任何老师。仔细一看,那位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我的三爸——何家福。</p> <p class="ql-block"> 三爸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却依旧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从未远去。</p><p class="ql-block"> 记得童年时的一天,母亲对我们三姐弟说:“你们的三爸今天要带蔺中宣传队来赤水河演出,他是何家出的大学生,语文老师,可是个有学问的人哟!”</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个中等个子、身子笔挺、头发向右梳、文质彬彬的人领着几个学生,笑着跟母亲打招呼后进了家门。他就是三爸,他把我和哥哥搂到跟前,轻轻摸着我们的头说:“长这么高了,要好好读书哟……”他笑意盈盈,语气亲切柔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他。</p><p class="ql-block"> 晚上,演出在赤水小学的戏台上进行。三爸表演了一个男声独唱节目,唱的歌我记不太清了,好像是《红梅赞》,又或许是《我为祖国献石油》。那时我年纪小,记不住具体的歌名,只记得他的声音十分好听,歌声一落,台下便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满心都是对他的钦佩。</p> <p class="ql-block"> 后来,听父亲说,三爸是受组织重视的人,是县委第三梯队培养的对象。然而,再后来却有消息传来,三爸为了照顾家庭,主动要求离开县城的蔺中,调到了白沙中学任教,因为那里离海丰的家更近。 </p><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在三中读高中。一天放学后,有人到学生寝室来看我,是三爸。他说他调到三中了,就住在教学大楼三楼,还叮嘱我要是有什么事就去找他。</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晚餐时间,三爸把我带到教师伙食团吃饭。饭桌上有回锅肉、煮肉汤炖白萝卜和干海椒爆炒油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是相当不错的伙食了。三爸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慈爱地说:“慢慢吃。”</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三爸没有给我上过课,但在与他的接触中,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三爸的寝室兼办公室是一长间屋子,床铺将屋子一分为二,靠窗摆放着一张办公桌。每次去他那儿,桌上都堆满了学生的作业本,每本作文上都批了不少眉批和尾批。他和我聊天时,大多讲的都是教学中与学生互动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第二年我就下乡当知青了。有一次去区里开会,我顺便去看望三爸。他便邀请我去听他上一节散文课,还让我从学生的角度给他提提真实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那节课,三爸讲的是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他讲课时声情并茂,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与学生的互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朗读和品味语言的能力帮助很大。我深受感染,心里想着,如果以后我也成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像三爸这样充满激情。</p> <p class="ql-block"> 我和三爸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从与他相处的这些点滴小事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好老师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p><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后,喜欢上了摄影和写作,常常在古蔺驻酒城退教群里分享一些自己的作品。我发现有人为我的每一篇作品点赞和打赏,心里十分纳闷。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三爸在蔺中的一个学生打来的。她说虽然见不到三爸了,但听人说我是他的侄子,所以有几个人就想见见我。这件事让我内心深受触动,一个老师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可见他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有多么强大。</p><p class="ql-block"> 我的堂妹、三爸的女儿,如今在市内的一所学校任教。常听人说起,要是班上有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犯迷糊,她就连做饭的时候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个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彻底弄明白。也正因如此,她所带班级的学科成绩年年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相当出色。今年,堂妹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学生和家长们都对她百般不舍,而她自己也深深热爱着这份教育事业,满心都是对学生的牵挂,于是毅然决定继续坚守岗位,再多干几年。我想,她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执着,一定和三爸从小对她的言传身教有着莫大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作家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话的核心要义在于,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肉体的存在时长,而在于一个人所产生的精神影响和做出的贡献。在我看来,三爸无疑属于前者。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高尚品德以及对他人的关怀与教诲,始终深深烙印在学生和亲人的心中,从未远去。他的精神力量,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让他在我们的心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