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墙根下的蚂蚁

巴山异人

<p class="ql-block">冬日的阳光,像一盆炭火暖烘烘地照在院子里,晕眩了院子里的老人以及老人身边的猫狗。老人们倚在墙根打着盹,猫狗躺在他们脚边呼噜着,打发着冬日里最惬意的时光。院子里的老墙,像院子里的老人一样老态龙钟,虽历经无数风霜雨雪的洗礼,仍还精神矍铄,依旧默默地伫立在那里,守护着这个熟悉的小院。老墙断壁残垣,一株株衰草散发着诱人的白色,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蚁。这是儿时记忆里,故乡最温馨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离家30多年了,离开故乡有12000多个日日夜夜了。即便不是处在喧嚣与喧嚣交织、车辆与车辆混合的大都市里,而是待在浪漫而精致的小县城里,但也始终无法找到故乡的那份宁静与温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故乡那片熟悉的土地,想起那堵古老的老墙,更想起老墙根下那些勤劳的蚂蚁们。</p><p class="ql-block">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每一道风景都镌刻着我的成长印记。老墙根下的蚂蚁,无疑是这些记忆里最生动、最有趣、最惬意、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虽然渺小,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引发了我无尽的思考。</p><p class="ql-block">老墙根,是故乡的见证者,也是岁月积淀的象征。它就像一位慈祥的村里长者,静静地守望着故乡那片土地,其信仰坚如磐石。老墙根下那些蚂蚁,就像是辛勤劳作的乡亲们,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希望。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编织着属于它们的幸福美梦。它们守护着这片土地,开发着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逐渐变得青绿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老墙根下的蚂蚁,不仅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好奇,还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每天目睹它们,欣赏它们,它们就教会了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教会了我团结协作、抱团发展;更教会了我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等深刻深奥的道理。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老墙根下,那些奋力爬行的蚂蚁们。</p><p class="ql-block">故乡的老墙根,是我生命中和生活里的一盏明灯,它能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老墙根下的蚂蚁们,是我永远的榜样和力量源泉。故乡里那一堵老墙,它见证了村庄里的无数故事和生离死别,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深情回忆。老墙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墙体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往事。</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老墙,是父老乡亲们智慧的结晶。听祖辈人说,故乡的老墙建于民国初期,是为了保护村庄免受外来侵扰而建,虽经过百来年的沧海桑田,老墙却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村庄的象征和骄傲。墙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和花纹,有龙凤呈祥、孔雀开屏,还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等,寓意着吉祥如意,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在乡亲们眼里,故乡的老墙就是一面神墙。逢年过节,乡亲们就会在老墙根下点上几根香烛,供上祭祀的果品和食物,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无限哀思。那些嘴馋的蚂蚁们,闻着祭品的气息和香味,就会从四面八方倾巢而出,代替神灵将祭品化为灰烬。在它们面前,即便像苹果、梨子这些庞然大物,它们也会三下五除二,不费吹飞之力,顷刻将其化解掉,根本不在话下。</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老墙根下玩耍。夏天,在墙上爬上爬下,寻找着蜗牛、蜈蚣、蛐蛐等小昆虫;冬天,在墙根下烤火取暖,听老人们掰扯荤色的段子和古老的故事。老墙就像祖父祖母和外公外婆,默默看护着我们,见证了我们童年的幸福欢乐时光。墙壁一角,立有一块青石板,上面镌刻着一些古文和诗句。我每逢闲暇时光,便会坐在青石板上背诵吟咏几句,感受着古诗词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老墙根下,是乡亲们的汇聚集聚地。每当夜幕降临,乡亲们就陆陆续续聚集在老墙根下闲聊天、拉家常。他们说着农事,说着天气,说着牲畜,说着孩子的成长,说着家长里短,说着鸡毛蒜皮,说着天上地下,说着山里山外。老墙根下,欢声笑语不断,温馨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它是乡亲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乡亲们的心灵归宿之地。每当我回到故乡,总喜欢在老墙根下驻足观看,看着那熟悉的砖石、土坯、雕刻和断壁残垣,心灵就会得到洗礼和慰藉。</p><p class="ql-block">老墙根下的蚂蚁,这些微小的生命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蚂蚁个体虽小,却拥有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它们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生活艺术,它们对生存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它们能够搬运比自己身体重数十倍的物体,能够凭借强大的咀嚼力啃断坚硬的物体,展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力量。这种潜在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整个蚂蚁家族的生存和发展。</p><p class="ql-block">蚂蚁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分工合作方式。蚂蚁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是懒惰者、躺平者、内卷者,它们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社会体系。蚂蚁的这种团队精神,充分体现和释放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也让人们对自然界的神奇和奥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p> <p class="ql-block">蚂蚁的繁殖能力同样令人惊叹不已。它们一年可以繁殖数万只后代,其幼崽的诞生率和成活率都非常高。这种强大的繁殖能力,确保了蚂蚁能够在自然界中快速扩散和繁衍,保证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轻而易举地生存下来。即便遇到高温、低温、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也无法摧毁它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一些调皮的孩子,一旦发现蚁穴,不是用稀泥将洞口堵住,就是舀来一瓢滚烫的开水灌进洞内,不是将六六粉撒在洞口,就是烧一把柴火堆在洞口,但这些都不能杀死它们,它们依然活蹦乱跳着,四处乱窜着。有时,孩子们在蚂蚁爬行的路线上故意设置障碍,搬一块石头放在路线中间,它们也会翻山越岭穿越而过。如果直立一根木棒在中间,它们甚至能沿着木棒一侧爬行而上,然后沿着木棒另一侧爬行而下,最终到达它们想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老墙根下的蚂蚁名叫故乡蚂蚁,是故乡特有的品种。它们的体型相对较大,颜色为深棕色,有着坚硬的外壳和发达的触角。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蚂蚁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它们成群结队地从巢穴中爬出来,寻找食物和水源。它们善于攀爬和挖掘,能够轻松地进入各种狭窄的空间中寻找食物。无论是蔬菜、庄稼、树叶、根茎、果实,还是其他昆虫的尸体,都会成为它们舌尖上的美味。</p><p class="ql-block">故乡蚂蚁还能建造和维护自己的家园。它们的巢穴通常建在老墙根下或其他隐蔽的地方,由成千上万的蚂蚁共同构建而成。巢穴内部结构复杂,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蚂蚁根据体积和分工不同,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巢穴层次之中。巢穴内铺满了柔软的物质,如树叶、草茎、毛发等,为蚂蚁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故乡蚂蚁还在巢穴入口处设置了复杂的防御机制,它们分泌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液体,使得其他昆虫和动物都不敢轻易靠近。一旦发现危险,便会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保证蚂蚁家园的安全和稳定。</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为了喂食这些蚂蚁,我常常用竹扫帚捕捉蜻蜓、蝈蝈、夏蝉、蝗虫,还到菜地里捕捉蛐蛐、蚯蚓、尺蠖等昆虫。老鼠是一种讨厌的动物,一旦捕捉到它,我就用麻线将它的腿脚捆住,故意将它放在蚂蚁的巢穴边。顿时,成千上万的蚂蚁蜂拥而上,啃噬着老鼠的活体。老鼠扑腾着,挣扎着,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声。还不到一袋烟的工夫,活活的老鼠就让蚂蚁啃噬得消失殆尽,只剩下了一些毛发。</p><p class="ql-block">鸟儿算是蚂蚁的天敌,它们喜欢以蚁为食。但鸟儿死后,最终也逃不过被蚂蚁分尸的厄运,让鸟儿不留全尸,死无葬身之地。老墙里有个洞穴,洞穴里有个鸟窝,鸟窝里居住着一只雷公雀。雷公雀每天从洞穴里飞出来,寻觅老墙根下成群结队的蚂蚁,让它一饱口福。但有一天,这只雷公雀却意外死掉了,从它的洞穴里掉到老墙根下,不到半个钟头,其尸体就被蚂蚁瓜分得一干二净。</p><p class="ql-block">老墙根下的蚂蚁,其嗅觉特别灵敏,不仅能感知得到食物的来源和方向,还能感知得到天气的瞬息变化。如果天气突变,要下大雨或暴雨,蚂蚁是有先知先觉的,它们就会立刻搬家,防止水患。它们搬家的队伍十分壮观,它们一边抬着食物,一边扛着蚁蛋,如奔赴战场的千军万马。你如果尾随蚂蚁的队伍,你就会发现它们不远千里,将偌大的家族迁移到一里多路之外的地方,或是高达百余米的树洞内。</p><p class="ql-block">《诗经》有云:“天人合一”,这不仅描绘了一种宇宙观,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是明确指出人类要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先哲们的智慧结晶,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宝贵借鉴。故乡老墙根下的蚂蚁,却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它们教会人们在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力所能及不破坏生态平衡。蚂蚁通过勤劳和智慧,建立起了复杂而美丽的家园,既满足了自身的生存需求,又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只有真正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富有希望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故乡老墙根下的蚂蚁,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我回首往事时,想起那些在老墙根下度过的美好时光,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蚂蚁的敬意都永远无法割舍。它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信仰,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和力量。</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故乡的老墙因年久失修,却在一次暴雨中轰然倒塌了,将那块镌刻古诗词的青石板深深地埋在了地下。雨过天晴,那些生命力极强的蚂蚁,却又从老墙土里拱了出来,鄙夷地傲视着苍穹。我会永远铭记儿时这段经历,铭记这些蚂蚁,将它们的力量化作前行的动力,让自己的人生之旅变得更加精彩纷呈,熠熠而生辉。<i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2月3日写于湖北宣恩县城)</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