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到河南,少林寺这个名字率先跃入脑海。那部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所带来的震撼,至今仍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作为“锦绣中原”之行第三站,踏入少林寺景区附近,一尊威严的少林武僧雕塑——迎客僧,便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少林寺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建。它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的丛林之中,因此得名“少林寺”。这座古老的寺院,宛如一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以跋陀开创的基础为依托,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自此禅学在少林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唐太宗大为赞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这一壮举使得少林寺声名鹊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更是中国功夫的摇篮,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美誉。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少林功夫,使其名扬四海,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少林僧人至少六次被朝廷征调参与战事,屡建奇功。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确立了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p> <p class="ql-block">来到少林寺,怎能不领略正宗的少林功夫?少林武功表演分别在大门广场和武术馆室内两个地方进行。我们走进少林武术馆,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智慧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为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一词,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的精髓在于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少林功夫传人释延芫曾言: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练武也有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我观雪景似禅境,心随雪舞入空灵。</p> <p class="ql-block">遇见这片禅意雪域,心随雪花飘舞,寻觅生命的真谛,纷扰的世界在此刻变得宁静而深远。</p> <p class="ql-block">雪中佛国,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钟声里藏着岁月的秘密,心灵在此得以洗涤和重生。</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碑石如林,故称碑林,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钟楼和鼓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见证了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内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彰显着佛教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很想在此偶遇释永信。方丈室门口站立两位保镖,据说大师正在里面会客,让人不禁心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达摩亭,又称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展示了唐代壁画的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这里曾是武僧练武之地,地面至今留下练武的足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雪,如诗如画,禅意悠然,让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p> <p class="ql-block">红墙之下,白雪轻覆,少林更添禅意,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心若静谧,落雪即禅音,愿岁月安然,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门)、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宝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彰显着皇家对少林寺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承载着无数高僧的智慧与精神。</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文化史诗,它以独特的禅武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少林寺的禅与武,犹如一对双生花,交相辉映。禅宗的内敛与武术的刚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融。无论是禅的深邃,还是武的刚毅,少林寺都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论语》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少林寺的禅与武,正是这种和谐的完美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