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生活冀忆</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8241205</p><p class="ql-block">图 片 ║相机自拍十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营企业的职工福利住房尤为紧张。父母是建厂初期的老职工,加之动用一些社会关系,走了个“后门”,我还是在结婚前分到了单位一间九平方米的公房,房子虽然不大,但结婚时总算有了属于我们自己温暖的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间九平方米的房子在“甲班楼”里,属于单身职工集体宿舍,一般要住四、五个人。在当时跻身这个门槛儿,以后就有机会在单位慢慢分得职工宿舍。因我和妻子不在一个单位,在厂里属于单职工,所以能分到这样一间“筒子楼”,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分得二层东侧阴面22号家。在楼道的最深处,冬冷夏热,出门不到十米就是水房、公共厕所。尽管如此,在当时让我俩的欣喜若狂,真比现在的人住上别墅还高兴。打扫、粉刷全都自己来,忙了个不亦乐乎。搬家那天骄阳似火,妻子的两个娘家弟妹愣是用人力三轮车把几样家具搬了进来。一张大床摆进屋里,剩下的空间就所剩无几了,一组量身打制的组合柜是最值钱的家具。此后几年,一家三口的吃、喝、睡全部在这九平方米里解决。同时,我们也很快融入了这“七十二家房客”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天早晨七点多,拉开了一天的序幕,楼道里的喧嚣声此起彼伏,大人喊孩子叫,大家都以最快的速度倒痰盂、抢厕所,水房里挤满了洗漱的人。早饭过后,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那时妻子在距城区4公里山西碳素厂工作,日常生活很少能帮上忙,我要先送儿子到幼儿园,再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上班开始一天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月虽然物资匮乏,邻里之间却十分友善。人们下班回到家,左邻右舍很少关门,互相串门是常有的事,孩子们也会经常在邻居家蹭吃蹭喝。煮饭的时候,楼道就像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大厅,这边面条出锅,那边酸辣土豆丝装盘,大家一边煮饭,一边谈论厂事家事,时不时还开开玩笑,阵阵欢笑声,能穿越半个楼道。美食出锅,香味早就溢满楼道,常有关系要好的邻居端着饭碗相互走动,尝遍各家菜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门的查姐是灵石人,一口浓重的地方腔,讲话声音大,人好相处,心直口快,就听她“哇啦哇啦”不知道讲什么。一到周末放假,我喜欢到楼上晒太阳,查姐一家喜欢吃面食。烙饼、蒸馒头、包饺子,我本来都不会,在查姐的示范下,在捏残了她家无数个饺子后,终于掌握了包饺子的要领。隔壁二平老婆刚生下儿子,他喜欢做排骨、粉条、白菜汤,不久楼道里都弥漫着熬菜的香味,闻得人食欲大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期天往往是大家最高兴的日子,“大会餐”好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那一天,楼道烟雾缭绕,一家不到2平米地方,摆满了各家灶台、厨具、食材,的饭食。各家敞开着门,门前摆着小餐桌,女人、孩子坐着小板凳,而各家的男人多是端碗站着,都是家常便饭,不管谁家的菜夹上一两筷子,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山珍海味,但大家都吃得又香又甜。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流淌,充满了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甲班楼里的“蜗居”生活的好处在于大家平等,大家像像那楼道一样直来直去,生活透明,邻里之间没有芥蒂,真像是一个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件事至今难忘,冬季里的一天早上有人发现,夫妻俩同是子弟学校老师的一家人,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不好,煤气中毒!”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于是乎几个男人赶紧敲门、砸门、踹门,当大家奋力把门打开时,一家三口已不省人事。大家七手八脚,开窗的、抬人的、灌醋的、叫医生的,乱中有序,好在抢救及时,那家人全部脱离了危险。据说后来那个“黑蛋小子”,先考上博士,后来成了一家煤业公司的老板了。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甲班楼”早已拆迁,盖成了现在的住宅楼,但“蜗居”的情景还“窝”在我的心里。现在我住在离那“甲班楼”不远的单元楼里,时常有怀旧的情结盘桓于胸,难以释怀。这无疑给新生活带来了自然的补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我时常想起甲班楼的“蜗居”生活,它虽然狭小破旧,但那热气腾腾的日子却真切鲜活,它永远存在于时光深处,让人追忆,令人难忘!我深知岁月的美,它流逝了昨天的苦,更凝固了今日的甜,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冬日暖阳,情真意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