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保险职业生涯(6)(回忆录连载)

山西郭促

<p class="ql-block">第一章第三节 公益捐书献爱心(上)</p><p class="ql-block"> 1998年5月初岗前培训结束后,我在中保人寿大同市公司办公室依然没有多少实质性工作,在这个新单位又没有熟人。于是我就时常利用上班时间去找过去认识的熟人聊天。一来新调来大同和这些人建立个联系,二来也打发自己无聊的等待。就是这样一次拜访,偶然的一次举动,让我也算火了一把。</p><p class="ql-block"> 我在阳高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任主任期间,由于工作关系,与市人大机关领导和同志们很熟,大家对我印象也不错,我知道人大机关是一个比较相对清闲的单位。这天我去找市人大副秘书夏忠信聊天。在和夏秘书长聊天期间进来一位身材高大的人,落座后,秘书长给我介绍是时任市劳动局贺俊田局长。说着,夏秘书长又把我介绍给贺局长,把我原来在阳高人大工作后调县外贸局长,今年跨行业调大同保险公司工作的履历详细介绍,言语之间很是把我吹了一气。贺局长和夏秘书长是老熟人,说来找一位市人大领导,事已说完就过来聊聊。于是我们三人就在一起聊了起来。话题说到当年最火爆的话题,下岗职工的安置。贺局长说由于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市区不少早已停产单位职工上访,市政府让劳动局加大培训力度,落实诸多在就业措施,他们工作压力很大。于是,我随口就说,我在阳高县任外贸局长期间,曾草拟了一本小册子,《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十二行》,送给阳高外贸、劳动局、工会、妇联一千名册,建议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在当时经济形势下,也算是一番善意的建议与忠告。贺局长听了很感兴趣,就问我还有没有了,我说还有一千五百册在阳高老家。贺局长说能不能带几本让他看看,我说可以呀。我说我下周从阳高带来给贺局长送去,贺局长很高兴,并互相留了电话号码。于是我们又扯起了别的话题。过了几天,我从阳高县家里带了十来本小册子来同,和贺局长电话沟通后送到他办公室了。贺局长看了这本小册子后,很是感兴趣,说挺好的,有针对性,并提出按书上印的成本价每册5.18元买下一千册。我说,贺局长,我的书一直是无偿馈赠别人,作为一种交流,书能发挥作用才是我的心愿;我愿把在家里的1500多册全部送给市劳动局。贺局长大为感动,就叫一位分管劳动局再就业的石局长,市劳动局劳动服务公司葛经理,市劳动局职业培训中心郝经理,市劳动局劳务市场王主任和我见了面,对我表示感谢。并和石局长商量我把书拿来后,由石局长陪我去市化纤厂给下岗职工办一个赠书仪式,并叫上大同电视台的记者。又过了几天,我从阳高家里把仅剩的1500册《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十二行》带到了劳动局,石局长带了一辆面包车,陪我去大同化纤厂把书送去。</p><p class="ql-block"> 因石局长事前有沟通安排,我们去时,厂里工人约有三四十人在等候,电视台记者不仅报道了捐赠过程,而且对我和石局长还进行专门采访。我是第一次在市级电视台镜头前接受采访,但也不怯场,就说全社会都应关心下岗职工、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也是一条克服眼前困难的新举措等等。他们介绍我也是以中保人寿保险大同分公司干部这样的身份介绍的,因为当时我是办公室的调研员,这样的身份我对外一直没有说过。</p><p class="ql-block"> 电视台做了一个专题片,几天后大同电视台新闻节目之后专门播出,不少保险公司职工也看见了,大为好奇。因为在捐赠期间我一直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包括市公司领导。当时我觉得这是我个人一件办好事公益举措,与公司无关。时任御河路公司柴经理看到节目后,碰见我说:“老郭不简单,想不到我们保险公司还有这样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墙里开花墙外红。不几天,大同电视台把这档节目送给了山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6月6日早间新闻做了播出,电视台还专门给我寄函和打来电话通知播出时间。媒体的作用,让我这项公益捐赠又有了许多后续花絮。(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