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雄性成鸟:头顶至枕部白色;前额、眼先、眼上、头侧至背部深黑色而具辉亮;腰、尾上覆羽及尾羽等均深栗红色,尾羽还具宽阔的黑色端斑;飞羽黑色;颏至胸部深黑色并具辉亮;腹至尾下覆羽深栗红色。雌性成鸟:与雄鸟同色,但各羽色泽较雄体略稍暗淡且少辉亮。虹膜暗褐色;嘴、跗蹠、趾及爪等均黑色。常栖于山区河谷、山间溪流边的岩石上、河川的岸边、河中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间,有时亦见于山谷或干涸的河床上,在平原地带很少见到。白顶溪鸲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季栖息在较高的山地,秋冬季下到较低地带,一般生活在海拔1800-4800米间。</b></p> <p class="ql-block"><b>常单个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到3-5只在一起互相追逐。在岩石上活动或站立时,尾部竖举、散开呈扇形,并上下不停地弹动。该鸟一般不太怕人,但当受惊时即快速起飞,顺河川离水面高约1米左右飞去,飞行能力不强,飞不多远就又落下,边飞边发出“唧”的叫声,尾音拖得较长而音调亦稍高。在下午及阴天此鸟不太活动,有时伏栖在岩石或岸边树枝,不叫也不动地停留很久。啄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大多为水生种类,并兼食少量盲蛛、软体动物、野果和草籽等。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