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小区--福建龙岩永定土楼——2025.02.06.

<p class="ql-block">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p><p class="ql-block">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p><p class="ql-block">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p><p class="ql-block">在永定土楼内,还保持着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也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010年春节,胡锦涛视察永定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楼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吉尼斯纪录。</p><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了最典型的距今316年的承启楼;距今304年的田螺坑土楼群;距今717年的裕昌楼,这些建筑宏伟壮观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p> <p class="ql-block">福建漳州土楼(南靖)云水谣</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整个群体的形成历时304年,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及椭圆的文昌楼五座土楼组成。田螺坑土楼群一方四圆的土楼在建造时参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进行建造,是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一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福建土楼“四菜一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裕昌楼,被誉为“东倒西歪楼”,是一座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土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这座土楼建于元末明初,约在1308年至1338年之间,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裕昌楼高五层,每层有54个房间,共有270间房,建筑面积达6358.2平方米。其外墙斑驳,显得沧桑而古朴,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