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春天

美友13597775梁利根

<p class="ql-block"> 文 学 的 春 天</p><p class="ql-block"> 文/梁利根</p><p class="ql-block"> 我们作协搞活动,素来简约,没有歌,没有舞,没有活动标志,所有的一切,就像曾珊的新诗集《忽然大雪》那样纯朴美丽。</p><p class="ql-block"> 可记得,怕有一年多,作协没搞活动了吧。大家都在期待中。作协李秋华主席,他突然把大家喊拢来,一起聚一聚。他选了个好日子——蛇年正月初十。这日子,象征涟源的文学创作,如春风吹拂十万里,样样文学作品,十全十美,十打十足,登刊上报哈!</p><p class="ql-block"> 你来了,他来了。一个个,滿脸春风,拱手拜年,互致新年问候。一杯清茶,一碟瓜子,谈笑风生,聊得开心。几杆烟枪,大煞风景,滿屋烟雾缭绕,烟气冲天,薰得那美女作家们,都睁不开眼。这就是人气和文气的相互碰撞,如日中天,一发而不可收也。</p><p class="ql-block"> 发言是随性随意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大家谈,谈读书,谈创作,谈收获。去年,文学创作,呈阴盛阳衰趋势,谢小妃、邱凤姣、陈建明、曾姗等美女作家,拔得头筹,她们的文学作品,屡屡见诸于报纸杂志。曾姗这小女子,了得,出版了一部诗集《忽然大雪》。她们的文学创作风头,压得大老爷们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李秋华主席领导的这支文学队伍,讲团结,讲协作,乐于助人,共谋发展。我是个半文盲,根本不识投稿邮箱上的洋字儿,也就不会投稿。那年,秘书长谢小妃,她把我的扶贫小说《蛙鸣稻花香》,投到省文联扶贫攻坚文学创作通联部,获了提名奖。去年,我写的散文《父亲最后的尊严》,砸在娄底作协散文群,被邱凤姣老师看到了,她要我投稿。我说,不会投。她说,我帮你投到四川达州晚报,好不好?我说,太好了,谢谢啦!没多久,四川达州晚报,全文刊登了,占了一个版面。邱老师把电子邮件发给我,说,稿费要推后才有。我说,没关系,稿子能上,感谢邱老师啦!秘书长谢小妃、人民教师邱凤姣,她俩是我的贵人,谢谢啦!</p><p class="ql-block"> 文学创作是个体劳动,能不能写出东西来,一要天赋,二要生活,三要勤奋。最重要的一奌,就是多读书。梅国华主任的发言,让人很受启发。他说,一个写作者,平常要多读书,除了读小说散文诗词歌赋,更要多读哲学思想类的书籍。多读这些书藉,在文学创作上,才能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才能创作出更高水平的文学作品。梅主任还鼓励六十岁以上的老作者,不要放下笔,继续写作。他说,退休前,那是为党干工作,退休后,要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叫,事业从退休开始。梅主席说的话,很有哲理,受益匪浅。文联黄主席到会作指示,他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写作,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为繁荣我市的文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作协 换届临近。李秋华干了七八年作协主席,他走的是一条老中青三结合的文学路子,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中青年作家,为繁荣我市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谨向他道一声,秋主席,你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了,大家踏上了归途。</p><p class="ql-block"> 文学没有归途,文学一直走在创作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