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 第五十四期

湿地乌金

<p class="ql-block"> 聊聊我的几位老战友</p><p class="ql-block"> 张建蕊</p><p class="ql-block"> 记得1966年5月上旬的一天,我与战友于序敏乘由青岛至烟台的火车一齐步入烟台山机动队。当年下半年于序敏就到北大荒劳动去了,年后回队不久就调大队政治处工作,在张新田干事的苦口婆心教导培养下成为当时海测大队的一支笔,成为了那里有困难就到那里去,转战青岛烟台的常胜将军。金子放到那里都会发光的。2015年我退休到烟台访友时方知,我与于序敏是同行,他是烟台市工商局副局长,我是高青县工商局的一个小股长,战友相逢不论职位高低,只讲战友亲情。方知,于序敏1987年年底转业后任烟台市工商局车站没口检查站站長。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大潮,从韩国进口私車盛行。地方土政策只要到当地工商局交上罚款就可挂牌落户。把此关的有烟台市财政,公检法司等四个执法部门七人组成,其中就有于序敏,该七人年后因收受贿赂,除于序敏外全部进了监狱,唯有我烟台山机动队出身的军人洁白如玉!</p> <p class="ql-block">  记得1966年上半年,也就是我入伍的第一年。我们三组完成苏北車牛山岛测量后,在三号码头休整,此是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兴起,当时最响亮的口号是工农兵心最红,而我把工农兵误解为,工人农民的子弟当兵才视为工农兵,所以我对冯瑞渡说,你不是工农兵,于是冯瑞渡在小组会议上委屈的说,小张说,我不是工农兵,王风泽说,小张说你不是就不是吗,我们不都是兵吗,此时我这个农村兵方知工农兵的含意。更有趣的是我与冯瑞渡打乒乓球,他拿起球拍不出手,我说你咋不打呢,他回答说,你藐视我。我回答说,怎么藐视你了,他说,你怎么用左手,我说,你真是个臭知识分子,我是左撇子,不用左手用脚丫子吗?回想起来特别有趣,很是想念憨厚的战友。约在2016年我在网上搜到了冯瑞渡并与其通了电话,方知其转业到苏州市的一个工厂,当工人,后调苏州市委组织部,先后任科员,科长,副部长,部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p> <p class="ql-block">  记得约在1967年下半年,由海军测绘学院毕业的褚衍永被分配到机动队,与其同来的还有位战友,忘记叫啥名子了,此时正逢我们机动队小宣传队在排练节目,该战友到现场指导,结果该战友光有理论不懂舞台艺术,于是我对褚衍永说,某战友,很敢闯,不懂装懂,而诸衍永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该战友特别善说,在院校辨论时,三分理能辨成七分,最后胜利结束。此时我对褚衍永肃然起敬,从此在他面前我不再信口开河。由于诸衍永的平易近人,低调做事,俺俩很快成了不分彼此的好朋友。有趣的是,有一年冬季他自已在侍弄火炉。我问,你在干什么,他说,我用星星之火可以燎源的原理在生火炉,我说别吹了,这与生炉子有何干?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机动队两座小楼入冬后,全靠煤炭生火炉取暖,开始有煤块便于生炉子,后来煤块烧没了,光煤渣,因炉底浠,煤渣很容易露到炉底,所以生炉子成了大难题,此时我在看着褚衍永拿了一张报纸,把报纸撕的与炉底一样大小,并在中间扣了一个小洞,铺在了炉底,在炉底小洞处放了一小堆纸球,再把煤渣放入炉中,唯有炉中小洞处放上少量煤渣留着很小空隙,然后从炉底下点燃报纸,果然火苗从炉底小洞处冒出,先是点烧纸球,后是少量煤渣,很快燃红了整个火炉。其他组在找煤块而我们三组在找煤渣,此办法很快被整个机动队采纳,很好地解决了无煤块生火炉难的尴尬局面!</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这样一位英烈之后优秀的副团级干部,退伍后却走上了漫长的维权路:</p><p class="ql-block">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005年3月份我退休之后,便与老伴首访烟台褚衍永等战友,方知褚衍永1987年应烟台市委迫切向军队要军地两用人才,帮地方振兴经济,军队滿足了地方的要求。褚衍永被按排在烟台市城市建设局。褚衍永上任后发挥了部队测绘特常,把整个烟台市区地下水电暖等线路管道规划的井井有条。因而深受市委市政府及烟台市民的赞扬。后因机构改革政企分开,在燃料公司的强烈要求下,褚衍永被分配到烟台市燃气公司,其工资套改为每月800元,而在土地管理局的战友每月工资却高出很多。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太大,显然是不合情理。而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说不只褚衍永一人,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很难认定很难处理。而褚衍永凭着高超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文化修养,以国家的相关法律和铁证的法律条款,为依据逐级上访,经过几年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虽然最终仅仅增加了一点补贴,他能够正确对待。在此,为我们的战友褚衍永点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更难忘的是离开军营几十年后,我们高青籍战友于2021年6月6日在青岛聚会,6月7日下午4点我接到了时任威海水警区司令员周仁和战友的电话说,我在外地五点半回青岛,今晚咱见一面,一会又收到周司令微信,建了个临时微信群。群里有宋修亭(海测大队原政委)、高俐(烟台基地原政治部主任)、孙永林(海测大队原大队长)、李连功(海测大队原高级工程师) 等战友。看后,我又把马占华拉入群,很快又收到周司令微信,六点老船夫大酒店见。马占华因离酒店路程太远,没有到场,一再嘱托几位首长代其敬酒。战友喜相逢,相见别样情,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都变老了,唯一没变的是亲如兄弟的战友情。大家谈笑风生相互敬酒,李连功一再替马战华给我敬酒,有趣的是周仁和替马占华给我敬酒说老领导给你敬酒,我说周司令你是首长,你是领寻啊,周仁和回应说,你不是群主吗!高俐说,咱们三个机动队任过副指员的喝一杯酒,于是周仁和、宋修亭应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此时我不禁感慨万端,心暖融融……</p> <p class="ql-block">  张建蕊,1945年3月出生,山东省高青县人。1965年12月入伍,参加刘公岛训练团新兵训练。1966年4月到海大烟台机动队三组,曾参加海军鱼雷试验和零九工程建设。1971年5月退伍,先后在高青县供销社和工商局工作。</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曲中华(湿地乌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