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记得半年前的一次用餐,一根短小的鱼刺偷偷扎入了我舌头的侧部。当时并未知晓,直到喝茶才隐隐约约察觉舌头上粘有异物。</b></p><p class="ql-block"><b> 我照着镜子,精准的用镊子将鱼刺拔出,发现被扎之处已有些许红肿。本以为此事就此翻篇,却未曾想,这小小的鱼刺竟引发了一场恐慌。</b></p><p class="ql-block"><b> 那是过了大概一个月后,一次吃饭吃的着急,我竟然咬到了舌头,感觉咬的还正是曾经被鱼刺扎过的地方。此后又咬过一次,依旧是同一位置。我不禁疑惑:这是跟鱼刺过不去还是跟舌头过不去呀,没完没了了是吧?</b></p><p class="ql-block"><b> 临近春节,我突然感觉舌头上被鱼刺扎过的地方又有异物感,开始我并不很在意,以为可能还是咬伤在捣乱。但接连数日,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拿镜子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舌头上长着一个豆粒大的白色包块!</b></p><p class="ql-block"><b> 心中虽有点忐忑,但综合之前的经历,我猜测一定是有炎症了。过去我经常用白酒+盐+水勾兑成万能漱口液,对一般的牙疼和口腔溃疡颇为有效。这次一天内使用漱口液实施了十几次消杀,可白包却丝毫不为所动。</b></p><p class="ql-block"><b> 我不由头大,还反了你了!便用消毒的镊子试探性的夹了一下,没感觉疼,但白包有点硬,不像化脓。一不做二不休,我再用消毒的小剪刀轻轻剪了一下。惹祸了,白包瞬间渗出了血。</b></p><p class="ql-block"><b> 我有些慌,立即给懂点医术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朋友听后对我大加赞赏:“你太厉害了!不做医生真是浪费了你这个人材。疯了吧你,一旦造成感染够你喝一壶的,赶紧去口腔科找大夫看看吧。”</b></p><p class="ql-block"><b> 我急忙赶到了口腔科。大夫看了一眼,说先挂号吧。给我刷卡挂完号,大夫告诉我这病得动手术,而且还要切片化验。手术恢复期也得好些天,所以还是等过完年再来治吧。</b></p><p class="ql-block"><b> 我有点懵:大夫,这到底是什么病?怎么还要切片化验?这么严重为什么不马上治疗?大夫转头望了一下门口排队的病人,立即解释:“具体是什么病得等手术后化验才知道,不过动手术也不差这几天,还是先好好过年吧”!</b></p><p class="ql-block"><b> 我有点气急败坏,想吵架。医生们为什么对病人这么敷衍,却不知此时病人心中的担忧与恐惧呢?但冷静一想,明白揍医生也无用,终究还得再找他治疗。况且自己对医术一窍不通,医生的安排可能是最好的方案也未可知。</b></p><p class="ql-block"><b> 平时心态一向很好的我,大脑出现了一些混乱。在路过皮肤科时忽然想起早些年用激光除痣的经历:光速治疗,不出血,恢复快。我便鬼使神差地走进了皮肤科,心想能不能治另说,咨询一下他们这边的治疗方案也是好的。</b></p><p class="ql-block"><b> 恰巧上次给我除痣的皮肤科李主任当班 。李主任这人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口碑一直很好。我坐在李主任对面,急不可待的开始叙说舌头被扎鱼刺,后来吃饭又咬过,再……李主任打断了我:“你这是典型的粘液囊肿,用冷冻法除去即可。”</b></p><p class="ql-block"><b> 我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口腔科的诊断,李主任眼睛直直地望着我说到:“你若不放心就回口腔科治疗吧!”我诚恳的说我是很相信您才来找您的。便又问:“用激光不更好更快吗?”,李主任解释:“这个囊肿面积有点大,用激光得一点一点的打好多次,会很疼,冷冻更快效果更好。”</b></p><p class="ql-block"><b> 我看到李主任胸有成竹的样子,不敢再犹豫,生怕遭李主任嫌弃。治疗从开始到走出手术室,仅两分钟左右,也没感到很痛。离开时对李主任心存感激,心绪逐渐趋于平静。</b></p><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早上发现白包消失了一半,过了四天后便已全部脱落了,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不由感慨万千:如果每个医生都像李主任这样,为病人着想,对病人负责,而且医术精湛,那该多好呀!</b></p><p class="ql-block"><b> 这不,春节已过,吃饭睡觉皆恢复日常。由于不放心,百度科普了一下:黏液囊肿是由于黏液腺堵塞后,液体在黏液腺泡内聚积,形成的囊肿,口腔中常见,药物及手术皆可治愈。</b></p><p class="ql-block"><b> 百度还说引发黏液囊肿的因素有好几个,却没有一条是指向鱼刺是元凶的,难道错让鱼刺背了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