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护山河固,心倾深海中。今朝君远去,浩气贯长虹。🙏🙏🙏

学习是一种信仰

<p class="ql-block">下文摘自:中国国防科技报告文学丛书:中国核潜艇纪实《奇鲸神龙》第3章第2节:飞翔的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有消息说:为了保证导弹水下发射时对核潜艇稳定姿态的严格要求,美国的科学家们在上装设了一个60多吨重的大陀螺。</p><p class="ql-block">谁都知道,陀螺在旋转时是稳定的,这个原理被应用在航天上非常奏效。火箭上就装有旋转的陀螺仪,所以火箭在强大的推力下仍能非常平稳的拐弯、飞向目标。</p><p class="ql-block">60多吨!这样笨重的一个庞然大物,加上它的辅助系统,装到潜艇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在设计中增加一个大的舱室,这势增加潜艇的排水量,影响航速,这样不仅设计要重新考虑,甚至推倒另起炉灶,而且又多了一个攻关课题,这东西当时我国还生产不了。问题变得非常严峻!</p><p class="ql-block">消息传来时,大家正在吃饭,一个个都吃不下去了,丢下碗筷都自动到研究室集中。这个意外的新闻揪着每一个探索者的心,而且这个消息出自美国的有关技术杂志,就更让我们的工程师设计师们震骇不已。</p><p class="ql-block">从这一天起,黄旭华便不断的失眠,失眠。但是慌乱之余他不做惊弓之鸟。而是沉下心来像潜艇一样潜到理论计算的深处去探寻,寻找科学的答案。这正是一个总设计师有别于他人的高明之处。当时总体所和另一个研究所和一些高校在方案论证时,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又经过方案和原理实验,认识到笨重的大陀螺对艇体摇摆的作用有限,黄旭华的又通过计算、查阅、核对、分析大量实验数据,认为在水滴形艇体操作面的设计上下功夫,求得最佳设计方案,是完全可以代替笨重大陀螺的平稳作用。研究所等着黄旭华的拍板!</p><p class="ql-block">出差时,他看到天花板上一只黑蜘蛛正在织网,突然想到:此时东西方冷战正烈,会不会是老美针对苏联研制的第二代核潜艇玩的一个伎俩?毕竟兵不厌诈!</p><p class="ql-block">大学时,黄旭华搞过地下工作,对于情报及其来源的可靠性有着特殊的敏感和警惕,这一点有助于他判断是非真伪!他又联想到法国独独立自主完成的袖珍型核潜艇,那么小的潜艇不可能装一个60吨重的大陀螺,也没有消息说他装有那个庞然大物。回到所里后,黄旭华果断的拍板:设计中不考虑这个因素!</p><p class="ql-block">后来的资料证明,除第一艘外,美国人没有装,法国人第一艘也没有装。原来,美国是有那个打算,但后来否定了自己的设想,而报道却把打算当做已成事实。</p><p class="ql-block">后来的潜艇水下发射证明,黄旭华他们设计的正确性,导弹发射时平稳如在陆地,摇摆角、偏航角都接近与零!这就是我们卓越的科学家黄旭华的卓越之举,他是人不是神,但的确又像神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