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下)

唐唐

<p class="ql-block">第二板块;萨卡拉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有着悠久的“朝圣”传统。古老的宗教中心既是他们前往朝拜、参加宗教仪式的目的地,也是他们选择墓地或者建造神庙之处。因此古墓常被再次利用。萨卡拉就是这样的圣地。在古埃及三千年的历史中,萨卡拉的造墓活动没有停歇,出现过三次高峰,分别是早王朝和古王朝时期、新王朝后期埃赫纳吞宗教改革后、以及26王朝到希腊罗马时期,而每次造墓高峰的出现都是出于回归传统的复古之举。古埃及人将定都孟菲斯作为其历史的开端。它是一个圣地,也是一段回忆,更是在这两者基础上一段真实的思想史。作为古埃及人打造文化记忆的圣地,孟菲斯的核心墓区萨卡拉留下了各个时代的宗教实践和仪式庆典的轨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给人们带来相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摘自:复古之都</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后期,国家的分裂、外族的入侵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导致民间对魔法和巫术的信仰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神圣动物崇拜因而风靡一时。对应特定神灵的动物,如朱鹭、猫、鹰乃至鳄鱼被成批饲养和宰杀,制成木乃伊售卖给大众,作为献给神的供奉或还愿物。崇拜动物所代表的力量是一种古代风俗,许多动物曾是各原始部落的图腾。埃及统一后,部分地方神成了国神,大多数神袛都人格化了,有些神只保留着动物的头。</p><p class="ql-block">摘自:神圣动物,崇拜中心</p> <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女神是古埃及神话中的猫神,在上、下埃及统一前,她与上埃及的狮子女神塞赫迈特,是人们崇拜的战争女神。后来她逐渐转变为家庭守护神,象征家庭的温暖喜乐。</p> <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女神立像</p> <p class="ql-block">萨卡拉墓区入口处的猫神巴斯泰特祭祀区,自公元前500年以后开始大量埋葬猫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猫坐像</p> <p class="ql-block">考古学家在巴斯泰特神庙遗址地区(猫神庙)附近发现新的窖藏墓,历代猫神信徒利用古代墓穴安置自己的棺椁,并随葬了大量的小神像。新今出土的近千具彩绘木棺是迄今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大窖藏,从未被盗或被破坏。</p> <p class="ql-block">彩绘人形棺</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制鹰头人形棺模型</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镀金面具与动物木乃伊 公元前664—前332年</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面具</p> <p class="ql-block">伊西斯护身像</p> <p class="ql-block">塞赫迈特女神坐像护身符 公元前644—前332年</p> <p class="ql-block">人面挂饰</p> <p class="ql-block">带有人名的戒指等饰品</p> <p class="ql-block">红陶香水瓶</p> <p class="ql-block">玻璃香水瓶</p><p class="ql-block">带搅拌的眼妆罐</p> <p class="ql-block">木柄铜镜 公元前1550—前1069年</p> <p class="ql-block">象形文字滚印</p> <p class="ql-block">纸草编织筐</p><p class="ql-block">木锤</p> <p class="ql-block">黑陶瓶</p> <p class="ql-block">油灯</p> <p class="ql-block">木犁</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制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假门</p> <p class="ql-block">圆顶石碑</p> <p class="ql-block">第三板块:图坦卡蒙的时代</p><p class="ql-block">1922年11月26日深夜,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底比斯的帝王谷发现了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墓中出土了近五前件珍贵文物,奢华壮观,轰动了整个世界。图坦卡蒙所处的18王朝,是古埃及发生重大变化的转型期。“图坦卡蒙的时代”,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为基础,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地区进入帝国时代的背景入手,再现阿玛尔纳时期的惊天巨变,讲述埃赫纳吞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解读少年法老图坦卡蒙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这处展厅采用影视投影的方式,动态地演绎了图坦卡蒙时代古埃及人在生活、劳作、艺术、宗教等多方面的历史场景,生动又形象。</p> <p class="ql-block">阿蒙及其配偶阿蒙涅特最初出现于《金字塔铭文》中,是赫摩波利斯的八位原初之神的一员。从第11王朝起(公元前2055—前1985年),阿蒙就成为了底比斯的地方神,被称为“阿蒙-卡穆特夫”。新王国18朝开始(公元前1550—前1295年),与太阳神融合为阿蒙-拉神,被提升到了“国神”的地位。他既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王权之神。随着古埃及帝国的发展,阿蒙神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宇宙之神。</p><p class="ql-block">摘自:帝国之神</p> <p class="ql-block">阿蒙神头像 公元前1550—前1295年</p> <p class="ql-block">阿蒙荷太普四世(埃赫纳吞)巨像</p> <p class="ql-block">伊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像</p> <p class="ql-block">伊泰王后站像</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在统治期间,将都城迁回孟菲斯,立下复兴石碑,表明回归传统的决心。他精心隐藏王室成员的木乃伊,率领阿玛尔纳的居民走上回归传统的道路,并重启了卡纳克与卢克索神庙以及帝王谷的修建和使用。</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时代的艺术具有承上启下的开创性意义,它不仅继承了父辈埃赫纳吞的“阿玛尔纳风格”,还复兴了古埃及传统艺术风格,并在外来影响之下,形成了属于帝国中期的“图坦卡蒙艺术样式”,这种样式一直影响着19王朝乃至后来的王室贵族艺术。</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在十八岁时骤然离世,18王朝的统治也随着他的离世和“阿玛尔纳改革”的结束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摘自:少年法老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巨像</p> <p class="ql-block">赫伦布供奉凯普利碑 公元前1550—前1295年</p> <p class="ql-block">带有埃耶王名的费昂斯砖 公元前1550—前1295年</p> <p class="ql-block">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木椅</p> <p class="ql-block">蓝冠 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费昂斯砖,带有纸莎草池塘图案 公元前1550—前1069年</p> <p class="ql-block">图雅的卡诺匹克罐 公元前1550—前1295年</p> <p class="ql-block">串珠项圈 公元前1550—前1295年</p> <p class="ql-block">手形响板(乐器 上)</p><p class="ql-block">花形串珠项链(下)</p> <p class="ql-block">串珠饰品和黄金花冠</p> <p class="ql-block">饰有黄金、象牙和费昂斯的木箱 (上) </p><p class="ql-block">带有阿蒙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名字的镶象牙小木匣(下)</p> <p class="ql-block">哈托尔叉铃残片 公元前664—前332年</p> <p class="ql-block">迈赫普里的努恩碗(左)</p><p class="ql-block">彩绘陶瓶(中)</p><p class="ql-block">饰有莲瓣纹的彩绘瓶(右)</p> <p class="ql-block">为古埃及文明大展举办而特意开发设计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在观展之余,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里徜徉了四个多小时,沉浸在古埃及厚重又神秘的历史之中,似乎仍然意犹未尽。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辉煌成就令人惊叹!离开大厅前,又回望了整面墙上的大幅壁画,这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让自己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感性更深沉的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