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的四大秘境——<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玛林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色乡(塞卡古托寺)和波密藏王洞</b>,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藏传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这些秘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神秘的文化色彩,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通过了解这些秘境的历史与文化,游客可以更深入地感受西藏的神秘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白玛林措:西藏秘境中的圣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色林魔鬼湖:莲花生大师的降妖传奇</b></p><p class="ql-block">据说,很早以前,在拉萨以西的堆龙德庆驱魔谷地方,住着一个叫色林的恶魔,每天吞食成千上万生灵。色林,这个曾经在拉萨西面堆龙德庆肆虐的大魔鬼,以其残酷的手段吞噬了无数生灵,包括人类和各种禽兽。他的存在让人们闻风丧胆,但最终,莲花生大师的降临带来了终结。</p> <p class="ql-block">后来莲花生降落到人间,并得知此事后,非常怜悯那些无辜的生灵,决心降服此魔。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莲花生大师踏上了降妖除魔的征途,最终找到了色林。在大师的紧追不舍下,莲花生来到恶魔色林的门前大施法术。恶魔知道他不是莲花生的对手,就逃到了藏北,钻进一个大湖底,可是湖水清亮,一眼可望见湖底,这个湖名叫纳木湖,意思是天湖。恶魔色林知道这里无法藏身,只好上岸往北逃去。当来到申扎东部时,又遇见了一个湖,又钻进了湖底,但湖水太浅,他只好游到了对岸,向东北方向逃去。这个湖于是得名甲仁湖,意为长湖。色林逃到羌塘时,又遇见了一个大湖,水深色浊,他知道此湖能够藏身避难,就一头潜入了湖底。莲花生赶到湖边,把湖里的7个精灵叫上岸,让它们永远守在湖岸,不让这个恶魔出来,大师命令色林永远不得离开这片湖泊,并在湖中虔诚忏悔,不得再残害水族生物。现在,在色林堆湖南边的平滩上,还直直矗立着7个独立的石头,远远望去,像是7位勇士。色林逃入了岗尼羌塘南面的一座浩瀚浑浊的大湖中,这片湖泊因此被命名为“色林堆措”,意为“色林魔鬼湖”。</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的湖面海拔高达4530米,湖泊东西长72公里,平均宽22.8公里,其中东部最宽达40公里,湖水面积达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流域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除了色林措,还有格仁措、吴如措、仁措贡玛等23个卫星小湖。每到夏季,湖边风光独特,湖中小岛上栖息着各种候鸟,为这片神秘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p> <p class="ql-block">色林魔鬼湖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故事。它的存在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光明和希望依然存在。</p> <p class="ql-block">白玛林措位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色乡的措玉村,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湖面海拔约4500米。从洛扎县城出发,需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才能抵达。措玉村因其周边多个湖泊而得名,“措”在藏语中意为“湖”,“玉”则是“故乡”的意思,因此措玉村也被称为“湖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莲花生大师的魂湖,白玛林措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的三大魂湖之一。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并在湖周围留下了手印、足印以及修行洞府。信徒相信,通过虔诚的祈祷,可以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白玛林措与库拉岗日神山紧密相连,库拉岗日如屏障般守护着湖泊,成为这一秘境的地标。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宗教景观。 </p> <p class="ql-block">前世今生的传说:白玛林措因其变幻莫测的湖水颜色(蓝、绿、白)和与莲花生大师的深厚渊源,被信徒视为神圣之地。相传,虔诚的信徒可以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这一传说吸引了无数朝圣者和游客前来探访。 </p> <p class="ql-block">去往白玛林措湖路上可见玛尔巴大师的公子达玛多德在石头上留下的头印,米拉日巴躲雨歇息的体印和石头上的骑印,绕转却拉岗上空掉下的经书形成的石堆、玛尔巴大师揉糌粑所用的石盆等。湖周围散落着莲花生大师的修行遗迹,包括手印、足印和伏藏地。这些遗迹不仅增添了白玛林措的神秘色彩,也使其成为修行者的重要圣地。 白玛林措以其湖光山色和四季变幻的景致闻名。冬季湖面冰封,白雪皑皑;夏季鲜花遍地,雪峰矗立,宛如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作为莲花生大师的魂湖,白玛林措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也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白玛林措风景秀丽,湖色的深浅和周边的景色呈现出蓝、绿、白三种颜色,湖的周围散落着莲花生大师的手印和足印,还有他修行过的洞府和伏藏地。据说,信徒还能从这湖底看见自己的今生来世,因此,到了这里,不防撞撞运气,看看自己的命运,其深厚的宗教背景和神秘传说,使其成为西藏秘境中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西藏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b></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藏语:ཡར་ཀླུང་གཙང་པོ་འི་གྲོག་རོང་ཆེན་མོ;英语:Yarlung Zangbo Daxiagu),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境内,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长度最长、深度最深的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主要源于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和该地区地幔上涌体的共同作用。峡谷起始于米林市派镇大渡卡村,自西向东绕过南迦巴瓦峰后向东南延伸至墨脱县巴昔卡村。雅鲁藏布大峡谷北侧是念青唐古拉的加拉白垒峰,南侧是喜马拉雅的南迦巴瓦峰。该地区北高南低,山顶与谷底高差达2500米。通道状的地形使得雅鲁藏布峡谷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其气候呈现出明显的热带、亚热带特征,垂直气候差异显著,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有门巴族、藏族等民族居住。南迦巴瓦峰在藏传佛教中是神山,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这座山峰被《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山峰。我国唯一以热带为基带、具有最完整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和有着最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南迦巴瓦峰”、“中国最美六大瀑布――藏布巴东瀑布”、“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岗乡云杉林”等顶级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主要景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索松村</b></p><p class="ql-block">索松村是一个生态旅游村,以其独特的景致和魅力著称。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理想地点之一。村落坐落于数百米高的山崖之上,其下方流淌着壮丽的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直白村</b></p><p class="ql-block">直白村坐落于南迦巴瓦山脚下,与索松村遥相呼应。从该村的位置出发,观赏南迦巴瓦山呈现为一种仰望的视角,使之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之一。游客可搭乘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区间车便捷抵达直白村,这里标志着景区内乘车可达的最深处。尽管村庄规模较小,仅包含二十余户居民,但它却提供了一个观赏南迦巴瓦雪峰优越的视角。此外,村内部分居民经营着藏式客栈,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渡卡遗址</b></p><p class="ql-block">传说中工布王的城堡,同时也是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的地标。可以俯瞰大峡谷入口段的有魔湖之称的宽阔江面、江心的魔鬼岛、江对岸的吞白寺以及峡谷风光等绝佳景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千年大桑树</b></p><p class="ql-block">大桑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把这里设计成了一个广场,大面积白色的碎石在高原通透的阳光下反射出一种神圣的光域,与游客们给大桑树献上的哈达相互辉映,给这个景观赋予朝圣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情比石坚</b></p><p class="ql-block">情比石坚是林芝市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内著名的爱情景点。一棵象征着至死不渝爱情的桃树,从一个巨石缝中艰难长出。春天时,桃花开遍,十分漂亮。在这棵树下用藏族同胞的习俗,沐浴着秋季峡谷里的习习凉风,手捧哈达绕着走三圈,爱情一定会美满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迦巴瓦峰</b></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藏语意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该峰常年积雪,云雾缭绕,被称作羞女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南迦巴瓦峰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拥有世界上完整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其区域内有密布的原始森林,植物种类多样,有龙脑香、含笑、云杉等珍贵植被,同时也是羚羊、小熊猫等国家保护动物等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因此被称为“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此地主要生活着珞巴、门巴等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为生,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迦巴瓦观山台</b></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观山台位于大峡谷宜淀村与格嘎村之间一处凌空般突出的山腰台地上,这里是观赏南迦巴瓦诸峰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急流险滩的最佳位置。以此观景台为中心环视,恰若一幅360度的大峡谷入口段全景画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色乡(塞卡古托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色乡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是藏南地区的重要文化圣地</span>,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地处洛扎县南部,西南与不丹王国接壤,东、西北、北分别与生格乡、扎日乡、洛扎镇相邻,行政区域面积1098.9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色乡户籍人口为1985人。</p> <p class="ql-block">色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藏南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东南部具有亚热带半湿润、湿润气候的特点,降水多,日照少;西北部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少雨多风,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年无霜期10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年降水量400毫米。降水分布不均,东南地区多于西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曲戏卓”是流传于山南洛扎县色乡曲戏村的卓舞。是从山南桑耶地方传入,据介绍:过去有个桑耶村的人,来到洛扎以跳卓舞乞讨为生,后来在色乡曲戏村落户,他把“曲戏卓”家的5个男孩组织起来跳卓舞,从此就有了曲戏卓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塞卡古托寺</b></p><p class="ql-block">塞卡古托寺又称桑喀古托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色乡政府所在地南面约600米处,所在位置海拔3700 米,原为噶举派寺院,色乡的塞卡古托寺由藏传佛教大师米拉日巴于11世纪创建,是藏南地区的重要宗教场所。寺庙的主体建筑为九层碉楼,象征着米拉日巴的修行成就。寺庙内保存了大量珍贵壁画,包括勉唐派创始人勉拉顿珠嘉措的真迹,后改宗格鲁派。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座西向东,平面呈方形,外有围墙环绕,东西长98米,南北宽48米。寺内主殿为被称为噶哇久尼的大佛殿,寺内正中有九层高,达28米的碉楼,楼顶用金顶,另有僧舍等建筑。杜康大殿位于古堡西侧,传为公元16世纪上半叶,由巴哇·祖拉陈哇所建。杜康大殿前有二柱回廊。扣除回廊为30柱经堂,经堂四壁皆绘有壁画,经堂后为4柱佛殿,佛殿西有一间两柱的密宗殿,内塑有各种密宗神像,像高2.4米左右,神像大都血口獠牙,面目狰狞恐怖,披人皮或兽皮,挂饰人头等。杜康大殿二层为僧舍及库房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塞卡古托寺的九层碉楼顶部有一条悬空栈道,信徒通过绕塔转经祈福,相传可以洗涤前世罪孽。寺庙的壁画和建筑风格展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精髓,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波密藏王洞</b></p> <p class="ql-block">波密藏王洞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是川藏线318上途径的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藏王洞相传是西藏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的出生地。波密地区是藏王故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藏王洞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西藏古代历史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藏王洞的洞口狭小,内部空间独特,周围环境如江南园林般优美。洞外的玛尼堆和经幡增添了宗教氛围,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西藏古代历史与宗教文化的交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