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宫古群岛是冲绳县的一组岛屿,以宫古岛为中心,周围还有伊良部岛、池间岛、来间岛等有人居住的小岛。为了方便各岛屿上居民的交通与生活,政府在各岛之间修建了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到,以宫古岛为中心,西侧连接伊良部岛和下地岛的是伊良部大桥,北部连接池间岛的是池间大桥,西南部连接来间岛的是来间大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1.伊良部大桥</b></p> <p class="ql-block"> 伊良部大桥全长3540米,不仅是宫古岛三座大桥中最长的,而且还是日本最长的免费通行公路桥,同时还是连接岛屿之间最长的桥梁。大桥建设工程于2006年3月开工,2015年1月建成通车,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大桥共有桥墩48座,工程总投资399亿日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良部大桥不仅在水平方向不呈一条直线,而且在垂直方向呈现出三个起伏的波形。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设计呢?据说这一带海下珊瑚礁很多,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大桥采用了弯曲的路线。而三个隆起处则为三条海上航道,以便船只通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长山航道处的桥梁。主桥墩间距180米,桥下高度27米,航道宽115米,深7.5米。相对于桥梁大部分釆用幅宽10米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山航道处的三个跨径釆用了幅宽16.1米的钢板箱型结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桥上1车道宽3米,设计时速60公里。两侧各留出1.25的窄路,可供自行车和行人通行,并涂成黄色以引起注意。但是由于与公路没有高低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不推荐徒步过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从牧山展望台眺望伊良部大桥。牧山展望台位于伊良部岛的最高处,建成于1981年,造形设计为当地特有的候鸟灰面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良部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给岛上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在生产生活上也享受了恩惠。伊良部岛上的生活用淡水和灌溉用淡水都是从宫古岛引来的。以前是通过海底管道输送,但是成本高,而且不便维护。大桥建成后,淡水管道从桥身中通过,保证了岛上居民安定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池间大桥<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池间大桥连接宫古岛和池间岛,全长1425米,于1992年2月建成通车,是宫古岛三座大桥中历史最长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证航道,在中间处桥梁采用隆起形设计。桥下净高度12.8米,航道宽80米,可供30吨渔船通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池间大桥从开工建设到通车用了六年的时间,总投资额达99亿日元。处于海上的桥梁,含盐的海水是极大的天敌。为此,池间大桥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几乎没有裸露的钢材,而且在外面都施以防腐涂料处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池间大桥跨海部分包括24个桥墩,在宫古岛一侧与99米长的世渡桥相接。进而建有作为引桥等功能的陆上段(长249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池间岛一侧桥头附近的海滩,碧蓝的海水卷起一层层白浪,冲打着海边细腻的白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池间大桥为双向2车道,两车道宽合计6.25米,设计时速50公里。桥上西侧设有1.5米宽的行人专用通道,与汽车道之间虽没有护栏相隔,但因高于车道,还是安全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池间岛一侧的桥头旁边,有一家叫海美来的私人经营的旅游土特产商店兼餐厅,屋顶上专门修建了免费的展望台。图为从该展望台眺望池间大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桥下的沙滩上行走,或许能够更进一步体会宫古岛的大自然。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蓝天与大海,而且还有强劲的海风、密布的阴云、滚动的流沙,甚至还会有铺天盖地而来的台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池间岛上曾经有一千多居民,但因与宫古岛一海相隔,交通和生活上有诸多不便。1963年,当时作为平良市的市长真荣城德松提出了修建大桥的构想,后经长期的努力并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终于建成了这座大桥。后人还在桥头专门为真荣城市长立了铜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汽车从大桥上通过的时候,能看到两侧桥栏上深蓝色的铝板,其图案取自传统的宫古上布(过去给朝廷进贡的高级麻织品)。另外桥栏上还有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的铸铝和瓷砖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3.来间大桥</b></p> <p class="ql-block"> 来间大桥连接宫古岛和来间岛,全长1690米,共有41个桥墩,1995年3月13日建成通车。图为从飞机上俯瞰来间大桥及宫古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间大桥的建设于1988年开工,历时6年零8个月,工程总投资约为92亿日元。来间岛上的居民不过一百多人,以前去宫古岛都要靠船,遇到个急病什么的就十分危险了。大桥建成后给岛上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间大桥机动车道宽6.25米,设计时速40公里,行人道宽1.5米。主航道上部的桥身隆起,桥下高度达13.5米,航道宽70米,可供50吨级船舶通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间大桥下面的海水虽然不深,但海水下面的冲积层和石灰岩层厚度达30米,而硬度N值不足40,所以支撑大桥桥墩的钢桩一直要打到水下约40米深处的岛尻沉积岩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来间岛一侧的山坡上,建有一个叫龙宫城的展望高台,从高台上眺望来间大桥,雄伟的建筑和美丽的海湾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间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水也是格外秀美,对面就是著名的与那霸前滨海滩,海底的珊瑚礁反射着阳光,透明的海水更是散发出无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桥,连接着宫古岛和周围的岛屿,在提供了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构成了美丽的风景。有人曾质疑说去宫古岛看桥有什么意思,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桥,才加深了我们对宫古岛的理解,丰富了宫古旅行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〇二五年二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