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月6日星期四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旅行宛如人生缩影,途中境遇恰似人生百态。从美景维度而言,异地的震撼景致能赋予我们独一无二的心境,日常难寻。如都市人困于忙碌,而置身海边,望波涛汹涌浪花追逐云,尘世纷扰皆抛诸脑后。旅行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修行,路上的交通阻滞、语言障碍,都磨炼着人,使人在克服困难中习得耐心、坚韧与包容,如同在人生逆旅中砥砺意志、雕琢自身。</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要离开首都拉巴特前往大西洋边的自由港丹吉尔,它离西班牙一步之遥,天气晴朗时能看见它的海岸线。丹吉尔是摩洛哥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建造了丹吉尔,当时被称为丁吉斯,是重要贸易站。</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腓尼基人之后,克尔法克尔人、汪达尔人、罗马人、拜占庭人、西哥特人先后占领丹吉尔。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丹吉尔,将其改名为丹杰,并在此统治至15世纪。1471年,葡萄牙占领丹吉尔;1662年,西班牙挤走葡萄牙人;1684年,摩洛哥恢复对丹吉尔的统治,但100年后,英国又侵占了丹吉尔。</p> <p class="ql-block">1912年法国将摩洛哥变为“保护国”,1923年丹吉尔成为国际共管区,由英、法、西等8国及后来的美国代表组成共管委员会管辖。1956年摩洛哥获得独立,收回丹吉尔主权。1962年丹吉尔被宣布为自由港,1965年被辟为自由贸易区,此后丹吉尔经济得到快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前往丹吉尔的大西洋沿岸,有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历史等待着人们去探寻,主角便是那座迷人的艾西拉小镇。艾西拉的起源可追溯至久远的年代。最初,它只是柏柏尔人聚居的一个小渔村,凭借着天然良港与丰饶的渔业资源,在岁月中默默扎根。</p> <p class="ql-block">15 世纪,葡萄牙人航海扩张至此,慧眼相中这片土地,大兴土木,筑起坚固的防御城墙,艾西拉自此有了城镇雏形,也开启了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序章。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18 世纪西班牙人的统治又为小镇添上别样色彩。西班牙式建筑错落其间,与本土风格交织辉映。</p> <p class="ql-block">到了近代,艾西拉迎来蜕变契机。20 世纪 70 年代,两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穆罕默德·梅勒希与阿卜杜勒拉赫曼·哈穆迪,萌生出一个大胆想法:用艺术重塑小镇风貌。他们邀请各地创作者,以墙壁为画布,尽情挥洒创意。</p> <p class="ql-block">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诗人、画家、摄影家、影视艺术家,如候鸟归巢般从世界各地涌来。漫步其中,街头巷尾满是令人惊艳的涂鸦作品,或抽象、或写实,奇幻生物与古老传说共舞,社会议题与生活哲思碰撞。</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融入生活每个角落,艾西拉就这般凭借着艺术魅力,从籍籍无名的小地方,华丽转身为全球闻名的涂鸦小镇,持续散发着独特光芒,吸引旅人奔赴这场艺术之约。</p> <p class="ql-block">然而,发展之路总有波折。新任市长突发奇想,提议效仿蓝白小镇打造风格,一时间,不少原本色彩斑斓的建筑涂鸦被涂上白色,摩洛哥境内似乎一夜之间冒出许多蓝白小镇的“仿制品”。但艾西拉终究底蕴犹存,在短暂的跟风后,人们越发珍视它原本独特的艺术风格,让它继续以最本真的模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传奇。</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路的奔波,终于在中午时分抵达了丹吉尔。此时,饥肠辘辘的我们满心期待着一顿美味佳肴,幸运的是,找到了一家中餐厅。踏入店内,熟悉的中式装修风格映入眼帘,凤凰呈祥,红灯笼高挂,木质桌椅摆放整齐,墙上还挂着颇具中国韵味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菜品一端上桌,色香味俱全,白斩鸡嫩滑爽口,干锅花菜色泽红亮,宫保鸡丁香气四溢,清蒸海鱼Q弹嫩滑,菠菜凉拌别有洞天,大家纷纷拍照留念,这家餐厅就算放在国内,也称得上是水准之上,真的是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用过午餐我们前往丹吉尔城堡,来到城堡便踏入了一条时光的回廊,需先穿过老城。老城,那曾是承载着岁月厚重与地域风情的地方,往昔,土黄色的建筑错落有致,每一块砖石、每一道缝隙都诉说着丹吉尔往昔的沧桑,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古朴而迷人的光泽,那是历史沉淀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可如今,蓝白相间的色调逐渐蔓延繁殖,虽说多了几分清新,却也让老城失去了些原汁原味的土黄记忆,初来乍到的旅人或许会为这蓝白赞叹,而我,因之前领略过它土黄的风姿,此刻竟有些视觉疲劳……</p> <p class="ql-block">脚步未歇,继续前行,地势渐高,丹吉尔城堡的轮廓愈发清晰。这座城堡傲立于此,历经无数风雨洗礼,从腓尼基人踏上这片土地开启建城篇章,到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等先后统治,城堡不断被加固、重塑,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坚固壁垒。</p> <p class="ql-block">行至城堡高处,苏丹的宫殿赫然而立,它曾是权力巅峰的象征,坐镇在城堡的制高点,宛如一位威严的王者俯瞰着老城和波澜壮阔的直布罗陀海峡。</p> <p class="ql-block">如今,时光流转,宫殿华丽转身,被改建为摩洛哥艺术博物馆和古文物博物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辉煌。踏入其中,恰逢古巴风情特展,热情奔放的色彩、充满节奏感的展品布置,瞬间将人从摩洛哥的神秘拉向加勒比海的炽热。</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历史与当下交汇,地域与异域碰撞,让人不禁感慨,岁月虽更迭,丹吉尔城堡却始终是那座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本土与世界的传奇地标,持续散发着引人探寻的魅力,让每一位到访者沉醉在这历史文化的浓郁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告别丹吉尔城堡,怀揣着对未知的期待,向着斯帕特尔海角灯塔进发。一路上,海风携着大海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撩动着发丝,似在轻声诉说着即将抵达之地的传奇过往。</p> <p class="ql-block">不多时,那座声名远扬的斯帕特尔海角灯塔映入眼帘,它静静矗立在大地尽头,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巨人。洁白的塔身,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难怪它能成为摩洛哥 200 纸币的背面图案,这般标志性的模样,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这里是神话里的极西之地,是世界尽头的象征。遥想当年,多少勇敢的探险家望着这片海域,心中既满是对未知的恐惧,又涌动着探索的豪情,他们从这里启航,驶向浩渺无垠的大洋,去追寻梦想与财富。</p> <p class="ql-block">而这里,也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起点,少年怀揣着对宝藏的憧憬,从这片土地出发,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人生冒险,激励着无数后来人勇敢逐梦。</p> <p class="ql-block">走近灯塔,便能看到那著名的分界地标。站在此处,左手是广袤无垠、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深蓝色的海水卷起千层浪,不断拍打着岸边礁石,奏响激昂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右手边则是温柔静谧、波光粼粼的地中海,湛蓝的海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与岸边的美景。正前方,直布罗陀海峡横亘其间,仿若一条蓝色的绸带将两片海域连接又分隔,船只往来穿梭,繁忙景象与周边的壮美风光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也让斯帕特尔海角灯塔成为了摩洛哥永恒的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人纷至沓来,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致与厚重的历史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丹吉尔的海滨,藏着一处神秘而迷人的所在——非洲洞,亦名大力神洞。沿着蜿蜒的海岸线前行,海风带着大海独有的咸涩,肆意地撩拨着发丝,引导着我们一步步靠近这个传奇之地。</p> <p class="ql-block">初至洞口,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不足 50 米纵深的洞穴,它宛如大地张开口,向着大海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令人称奇的是,面朝大海的洞口形状恰似非洲大陆的轮廓,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的艺术家,以海水为刻刀,历经漫长时光雕琢出这一奇观,让人不禁感叹造化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步入洞中,一眼望去,洞外碧蓝色的波浪层层涌动,像是一群身着蓝绸的舞者在欢快跳跃。海浪拍打着洞壁,发出沙沙的声响,在洞内不断回荡,奏响一曲天然的交响乐。光影透过洞口洒下,在潮湿的地面上交织出梦幻的光影图案,为这原始的洞穴增添了几分神秘氛围。</p> <p class="ql-block">往昔,这里不过是个破旧、鲜有人问津的角落,岁月的痕迹在洞壁上肆意蔓延。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如今它已被精心打理得有模有样。周边铺设了平整的步道,增设了防护栏,还贴心地摆放了供游客休息的长椅。</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荒芜被整洁有序所取代,而伴随改变而来的,是开始收取门票费用,这一举措虽引发了些许争议,但无可否认,非洲洞已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尤其是那拍摄剪影的绝佳位置,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光影交错间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瞬间,延续着它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在摩洛哥的海边,有一处承载着百年浪漫与传奇的地方——悬崖百年咖啡厅 Café hafa。当我们沿着曲折的海岸线蜿蜒前行,海风裹挟着大海的气息,呼啸着为我们指引方向,目的地正是那赫赫有名的 Café hafa。</p> <p class="ql-block">踏入咖啡厅,时光仿若倒流。自 1921 年它扎根于这片悬崖边起,就宛如一位忠实的守望者,目睹了无数的故事。店内,木质的桌椅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墙壁上挂着的老照片,似在低吟浅唱着往昔的岁月。此时虽已近傍晚,可前来喝咖啡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大家都为那绝美的地中海风光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日落时分,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暖色调的光洒在咖啡厅的每一个角落。靠窗而坐,脚下是陡峭的悬崖,海浪不断拍打着崖壁,溅起层层白色水花。正前方,直布罗陀海峡波光粼粼,彼岸就是欧洲大陆,仿若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非洲与欧洲相连,这般景致,真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曾经有一对年轻恋人,男孩来自非洲,女孩来自欧洲,他们在这咖啡厅偶然相遇,一见钟情。此后,他们常常相约于此,在日落的余晖下,手牵着手,一边品尝着香醇的咖啡,一边憧憬着未来。哪怕家人反对、距离遥远,他们的爱情却如同这咖啡厅一样,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醇厚。</p> <p class="ql-block">可现实的小插曲总会打断美好的遐想,海风愈发猛烈,吹得人瑟瑟发抖,仿佛在催促着我们离开。但即便如此,Café hafa 的魅力早已印刻在心中,待下次再来,继续聆听它的故事,沉醉在这浪漫的氛围里。</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我们踏入了一家充满异域风情的西班牙餐厅。暖黄色的灯光摇曳,映照着墙壁上色彩浓烈的斗牛图,空气中弥漫着刚出炉的面包香气与海鲜的鲜甜。餐桌铺着精致的格子餐布,摆放着锃亮的餐具。不一会儿,期待已久的海鲜饭端上桌,颗颗饱满的米饭吸饱了海鲜汤汁,大虾、青口贝、鱿鱼圈肆意舒展,色泽诱人至极。</p> <p class="ql-block">而最令人难忘的当属那道“火焰山”,当服务员将特制酱料点燃,火焰瞬间腾空而起,蓝红相间,照亮整个桌面,热情奔放得如同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听闻这道菜是餐厅特意为中国游客打造,异国他乡能遇此番贴心,人生惬意,夫复何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