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之旅⑥ 贺兰山岩画&宁博馆

小松鼠

<p class="ql-block">  <b>10月16日,大漠之旅第8天。</b>今天早上8点我们的旅行大巴照常从银川兰斐大酒店出发,前往贺兰山岩画景区游览。我们乘坐的2+1旅行车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路前行,此时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街道相对安静,偶见车辆和晨练的人。随着旅行车逐渐驶向郊区,高楼大厦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开阔的田野和远处若隐若现的贺兰山轮廓,给人一种从繁华都市走向宁静自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当接近贺兰山时,道路两旁的植被变得稀疏,更多的是耐旱的灌木丛和沙生植物,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远处的贺兰山山体逐渐清晰,山体呈现出一种雄浑壮观的气势,岩石的纹理和褶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山上的植被分布在岩石的缝隙间,有些耐旱的松树和灌木,在乌云浓罩下,呈现出深碣色,它与灰色的岩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山水画卷。上午9点半我们进入游览区,第一站参观世界岩画馆。</p> <p class="ql-block">  踏入贺兰口岩画景区,首先闯入视野的是太阳神广场。广场上,太阳神岩画雕塑静静伫立,古朴而神秘,让我们得以一窥远古人类对太阳那炽热且深沉的崇拜与敬畏。</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我们步入银川世界岩画馆。馆内灯光柔和,精心收藏的世界各地岩画精品有序陈列,每一幅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岩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岁月沉淀的厚重文化。</p><p class="ql-block"> 走出岩画馆,我们乘上景观车前往贺兰山岩画遗址区。途中,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洒落,给平日里干燥少雨的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带来了难得的润泽。大家撑起雨伞,或是穿上雨衣,沿着河谷栈道缓缓向山间漫步。</p> <p class="ql-block">  银川贺兰山世界岩画馆,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口岩画风景区,于200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中国首个大型岩画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106平方米,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博物馆,已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馆内展厅布局科学合理,设有世界岩画、中国岩画、贺兰山岩画、原始艺术和专题展厅这五大展厅。在这里,观众可以依次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岩画,领略中国境内岩画的独特魅力,感受贺兰山特色岩画的地域风情,观赏原始艺术品,还能参与不定期举办的专题展览,全方位了解岩画艺术。</p><p class="ql-block"> 该馆馆藏丰富,共征集和受捐来自70多个国家、150个地区的3000多件岩画图录、拓片等资料,精选出547件精品进行展出。展品涵盖动物图像、人像、生活场景、符号与图案等各类内容。这些岩画为研究远古人类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是探索远古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雨势愈发磅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不少游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击退,选择原路返回。而我和积炜兄却兴致不减,继续在山间悠然漫步。</p><p class="ql-block"> 不多时,我们来到了贺兰口瀑布。瀑布如一条银白的丝带,从高处奔腾而下,气势颇为壮观。我俩沿着河中石蹬小心翼翼地跨过溪河,寻得一处绝佳角度,拍摄瀑布全景。随后从河对岸的栈道折返。</p><p class="ql-block"> 漫步途中,沿途的岩石上一幅幅岩画依次映入眼帘。这些岩画历经岁月的洗礼,虽线条略显斑驳,却依然生动地记录着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狩猎活动、祭祀仪式等,每一道划痕都凝聚着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令人由衷赞叹。 </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贺兰口欣赏岩画时,山间偶尔能看到岩羊敏捷跳跃的身影。它们身姿矫健,在陡峭山壁间行动自如,与古老神秘的遗址区相融,为这里添了灵动活泼的美感,让人沉醉在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独特氛围中。</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羊是当地独特种群。其体型中等,体长120 - 140厘米,雌雄皆有角,雄羊角粗大。毛色多为淡灰黄或褐灰色,腹部、四肢内侧白色,臀部有明显白斑。它们栖息于高山裸岩、草甸,以草木枝叶为食,常集群生活,冬季会前往低海拔地区。岩羊十分机警,攀爬能力超强。曾经,过度捕猎和栖息地遭破坏,让岩羊数量锐减。如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的保护下,它们的种群数量逐在贺兰口欣赏岩画时,山间偶尔能看到岩羊敏捷跳跃的身影。它们身姿矫健,在陡峭山壁间行动自如,与古老神秘的遗址区相融,为这里添了灵动活泼的美感,让人沉醉在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独特氛围中。</p><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羊是当地独特种群。其体型中等,体长120 - 140厘米,雌雄皆有角,雄羊角粗大。毛色多为淡灰黄或褐灰色,腹部、四肢内侧白色,臀部有明显白斑。它们栖息于高山裸岩、草甸,以草木枝叶为食,常集群生活,冬季会前往低海拔地区。岩羊十分机警,攀爬能力超强。曾经,过度捕猎和栖息地遭破坏,让岩羊数量锐减。如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的保护下,它们的种群数量逐渐回升 ,继续为贺兰山增添生机。回升 ,继续为贺兰山增添生机。</p> <p class="ql-block">  千年的石头会说话。10月中下旬,我踏入贺兰山世界岩画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介绍,让我对岩画的起源和流传有了深刻认知,仿佛触摸到远古文明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随后雨中游览贺兰口岩画遗址区,更是难忘。这里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碰上降雨实属幸运。细密雨丝中,我近距离观赏着那些刻在岩石上的岩画。它们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生动。狩猎的场景、神秘的符号,仿佛在诉说着远古人类的生活日常。</p><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雨悄然停歇,我们结束了这场奇妙的旅程,乘车前往景区出口的宁小馆用餐。这次游览,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些千年的石头真的会说话,它们讲述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也让我对自然与人类的创造力满怀敬畏,期待下次还能来探寻更多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b>10月17日,大漠之旅第9天:</b>今天是此次宁夏风情与内蒙古额济纳胡杨之旅的最后一天,原行程上午是去水洞沟景区游玩,由于水洞沟因故尚未开放,于是调整了游览景点。早上8点半,我们才从银川市兰斐大酒店出发,前往银川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6号宁夏博物馆。早晨车行在市区大道上,很少看到有行人,只有环卫工在清扫街区。</p><p class="ql-block"> 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宁夏博物馆,这是一幢新建的四层大楼,是省级博物馆。其建筑呈正方形,从顶上俯瞰平面呈“回”字型,纵向看像古代烽火台。大门出入口突显伊斯兰民族风格,与建筑外墙的玻璃幕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优雅、简洁、均衡、沉稳的建筑个性。整个博物馆有四个大门,其装饰图案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  <b>宁夏博物馆:</b>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6号,是一座综合性的省级博物馆。其建筑造型融合了回族文化元素,彰显着地域特色。博物馆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四层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其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设备用房及办公区域;地上一层为中厅、贵宾接待室、临时展厅和观众服务厅,二、三层为各类展厅、图书阅览室和书库、多媒体教室及观众服务区。</p><p class="ql-block"> 馆内藏品丰富多样,涵盖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数量达4万余件,珍贵文物超千件。在这里,能看到远古时期的石器,见证人类早期在宁夏地区的活动;还有精美的贺兰山岩画拓片,展现着古代先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生活图景。西夏文物更是馆内一大亮点,西夏文佛经、瓷器等,无声诉说着神秘西夏王朝的兴衰。</p><p class="ql-block"> 馆内设观众服务厅、临时展厅、石刻史书岩画展厅、宁夏通史展厅、回乡风情展厅和宁夏民俗陈列等特色展厅。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宁夏岩画,以及西汉错金银铜羊、唐代胡旋舞石门扇、西夏鎏金铜牛等镇馆之宝,一层大厅里还展示着一组由天然奇石组成的“满汉全席”大宴,它的每一块奇石都未经雕琢打磨,却形似各种美食,组成了一桌丰盛的“满汉全席”,令你眼前一亮。还有珍藏的民俗陈列品,让你进一步了解穆斯林文化、伊斯兰历史以及宁夏回族的民俗文化等,有助你拓展与丰富新知识面,是领略宁夏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b>宁夏人心中的圣山福地——贺兰山。</b>雄浑贺兰山,绵亘五百里,西御大漠,东拥黄河,孕育了悠远璀璨的宁夏文明,造就了“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距今3千到1万年前,华夏先民在这里依山而居、执石劳作、繁衍生息,同时祈愿探索、追寻福祉,留下了盛大的文化艺术瑰宝——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以粗犷、简练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远古先民对美好愿景的企盼,谱写了贺兰山地区最早的历史篇章,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贺兰山则成为宁夏人民心中的圣山福地,也成为中华文明的溯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作为宁夏自然生态屏障,见证了宁夏平原的沧海桑田,孕育了丰富的自然生态、地理地质资源,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融合依存、交相辉映,美美与共,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这些岩画刻制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时间跨度久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如今,贺兰山岩画文化借助“旅游+文化”方式,将蕴藏在贺兰上的珍贵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加活化、更加灵动,携起手来共同促进和更好地引领社会公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自觉参与保护祖国的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b>  宁夏博物馆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 <b>镇馆之宝之“西夏鎏金铜牛”</b>,国家一级文物。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陪葬墓,身长120厘米,重188公斤,青铜铸造后鎏金。呈跪卧状,双目圆睁,肌肉线条自然,神态栩栩如生。其制作工艺复杂,集多种工艺于一身,是西夏金属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反映出当时的农耕文化,见证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p><p class="ql-block"> <b>镇馆之宝之“西汉错金银铜羊”。</b>1974年出土于宁夏彭阳县汉代古城。长8厘米,高5.5厘米,重665克。为国家一级文物。铜羊呈跪卧回首状,神态温顺,栩栩如生。全身采用错金银工艺,以金丝银线勾勒毛发纹理,精致细腻,生趣盎然。它是汉代的席镇,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b>镇馆之宝之“唐代胡旋舞石门扇”。</b>1985年在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唐代墓葬出土。单扇石门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门上浮雕男性舞伎,深目高鼻,身着窄袖衫、紧裙,脚蹬长筒皮靴,在圆毯上对舞,四周饰卷云纹。其舞姿奔放,生动展现胡旋舞之美,是研究唐代乐舞、雕刻艺术及民族文化交融的珍贵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b>西夏国</b>是11世纪初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建立的政权。党项族早期受中原王朝统治,经过长期发展,实力逐渐壮大。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共传十位帝王。史书记载其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两万余里”。西夏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建树,与宋、辽、金等政权鼎立对峙。</p><p class="ql-block"> <b>西夏文字</b>是西夏文化的重要标志,由大臣野利仁荣奉李元昊之命仿照汉字创制。它笔画繁复,多撇捺,结构方正。虽借鉴汉字,但与汉字有明显区别,每个字都有独特的构造和意义。西夏文字在西夏国内广泛使用,用于书写文献、法律、佛经、碑刻等,是西夏传承民族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对研究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秋雨中我与贺兰口岩画之约</b><b>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b>”岁月悄无声息地流逝,带走了无数的故事与记忆,它不会主动为人们留下什么,而是以一种冷漠而公正的态度,见证着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且石头有着漫长的历史,其坚硬而稳定,承载着千万年的风雨沧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细雨中的贺兰口,云雾缭绕,仿若仙境。当我与老兄积炜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和雨滴打在树叶上的沙沙声。那些刻在岩石上的岩画,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它们或记录着远古人类的狩猎场景,或展现着他们对自然的崇拜。站在岩画前,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这秋雨笼罩的山谷中,岩画更显神秘,这场雨中之旅,让我对宁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大漠之旅最后一天,我率先踏入宁夏博物馆,那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古老的西夏瓷器,线条简洁却又充满韵味,从中能窥探到西夏王朝的兴衰。还有精美的壁画复制品,色彩依旧明艳动人,画师们的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在博物馆里踱步,就像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前往饭店用午餐,而后前往银川国际机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乘春秋航班</span>飞往合肥,再转乘大巴车返回歙县。</p> <p class="ql-block">  【<b>大漠之旅回眸</b>】2024年国庆节后,我如愿开启了心心念念的大漠胡杨之旅。10月9日下午,徽龙户外一行32人乘坐大巴车前往合肥,入住城市之家酒店。次日上午,我们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搭乘春秋9C8693航班,直飞宁夏银川国际机场。抵达后,宁夏地接社的胡导安排我们登上2+1旅行车,马不停蹄地从银川赶往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吉兰泰镇,当晚入住巴丹吉林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我们直奔额济纳黑水古城怪树林胡杨景区游览,晚上10点入住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亿豪大酒店。第四天,终于来到了此次大漠之旅最令人期待的圆梦之地——额济纳八道桥胡杨林景区。早上8点,大家自带干粮前往景区。这里游人如织,所有人都怀揣着同一个目标——观赏大漠胡杨的金色胜景。</p><p class="ql-block"> 第五天,天还未亮我们就启程赶往居延海看大漠日出,随后驱车近500公里,前往阿拉善盟左旗西部梦幻峡谷游览,得以一览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融为一体的天然奇观。第六天,从阿拉善前往宁夏腾格里沙漠体验区和沙坡头景区游玩;第七天,游览宁夏黄河青铜峡景区和沙湖风景区;第八天,在雨中游览了有着“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美誉的贺兰口岩画景区,以及西部影城与西夏风情园。</p><p class="ql-block"> 第九天,上午参观宁夏博物馆,10点半在银川市纳家楼用过午餐后,地导小胡献歌向我们辞别,我们的团友程总以歌回赠。当天下午我们从银川国际机场搭乘春秋航空9C8694航班飞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下午4点50分从合肥机场登上大巴车,经合铜黄高速返回歙县,晚上9点50分平安到家,顺利结束了宁夏内蒙大漠胡杨九天之旅。</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正月初九晚于园艺寒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