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河西村口</p><p class="ql-block">号:505650968</p><p class="ql-block">图: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阳光小区的一角,生活着一位年逾花甲的区大妈。她退休十余年,每月领着四千元的养老金,然而生活却过得极为节俭。</p> <p class="ql-block">区大妈常年穿着一件破旧的外套,那是多年前的衣物,款式早已过时,布料也磨损得厉害。女儿多次劝她添置新衣服,可她总是拒绝。有一回,女儿实在忍不住,看着母亲身上那件旧外套说道:“妈,您瞧这衣服都旧成这样了,我给您买几件新的吧。”区大妈连忙摆手,语气坚定:“不用不用,这衣服还能穿,买新的多浪费钱呐。”可当女儿整理自己衣柜,打算扔掉几件不再穿的衣服时,区大妈却赶忙凑过来,仔细翻看着,嘴里念叨着:“这件还挺好的,别扔,我还能穿。”她的眼神里满是对衣物被丢弃的惋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饮食上,区大妈的节俭在旁人眼中近乎“抠门”。晚餐剩下的饭菜,她总会小心翼翼地放进冰箱,第二天拿出来加热接着吃。每次去菜市场,她专挑下午快打烊的时候。那时,菜贩们都急于把剩下的菜卖出去,价格低至高峰期的一半还多。即便如此,区大妈还要和商贩讨价还价。有一次,一个菜贩实在拗不过她,索性把剩下的一点菜送给了她,区大妈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女儿给她买些水果,一旦吃不完有了霉烂的,区大妈就用水果刀把烂的部分剜掉,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吃。一个月下来,她的生活开销不超过400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便如此节省,区大妈手头却依旧相当拮据。直到有一天,邻居张婶发现了她的秘密。那天,张婶在街头看到区大妈,只见她提着一打鲜鸡蛋和一斤挂面,脸上洋溢着喜悦,一路上逢人便说:“这都是免费领的!”张婶好奇地问:“大妈,哪儿领的呀?”区大妈兴奋地回答:“就在前面那家养生屋,听他们讲养生课就能领。”后来张婶才知道,区大妈在养生屋里购买保健品,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掏钱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到小区后,张婶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邻居,大家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说:“区大妈这是怎么想的,平时省吃俭用,怎么在保健品上这么舍得花钱。”也有人猜测:“是不是养生屋的人给她洗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区大妈依旧我行我素,每天按时去养生屋听课,回来时总是带着些所谓的“赠品”,满脸欢喜。她似乎陷入了一个自己的“怪圈”,一边在生活的日常开销上极度节俭,一边又在保健品上毫无节制地投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女儿也感到十分困惑。一天,女儿上门探望,见母亲家的储藏间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沉甸甸的。翻开一看,全是各种包装精致的保健品,其中一包尚未拆开,看了看日期标签,保质期已经过去了两年。如此盲目购买,难不成真把保健品当饭吃?</p> <p class="ql-block">日子一天天过去,区大妈的生活依旧如此。她还是穿着旧衣服,吃着隔夜菜,却不断地往养生屋里送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昨天,一阵尖锐的救护车鸣笛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一辆120风驰电掣般开到了区大妈家门口,周围很快聚满了围观的居民。只见医护人员将区大妈抬上了救护车,随后疾驰而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区里的居民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摇头,有的叹息,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让她从这个深陷的“怪圈”中解脱出来。只盼着区大妈能早日醒悟,认识到真正的健康并非源于那些价格不菲的瓶瓶罐罐,而是藏在理性、科学又平衡的生活方式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