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唐风古刹

笑对人生

<p class="ql-block">  初春,好友相约踏上了探访上海宝山寺的旅程。这座隐匿于宝山区罗店镇的寺庙,以其晚唐风格的建筑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闻名,被誉为“上海最美寺庙”和国内唯一荣获“鲁班奖”的佛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初见山门,唐风扑面。穿过罗溪路,宝山寺的山门巍然矗立。歇山式屋顶、深褐色的非洲红花梨木结构,瞬间将人带入盛唐的庄严氛围。山门匾额由现任方丈题写,每一根木柱都保留了原木的纹理,触摸时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寺内建筑群严格遵循唐宋法式,全榫卯工艺打造,无一铁钉,展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技艺。</p> <p class="ql-block">  伽蓝纵轴,移步易景。沿中轴线前行,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次第展开。大雄殿坐落于高台之上,檐角飞翘,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的佛像庄严华美,香火缭绕间,信徒们虔诚叩拜,让人心生肃穆。东西两侧的钟楼、鼓楼与回廊相连,形成“伽蓝七堂制”的完整布局,空间错落有致,光影交错间尽显古建筑的韵律美。</p> <p class="ql-block">  祇园漫步,禅意悠然。穿过主殿,东侧的祇园令人眼前一亮。这座唐式园林占地30亩,以金塔为中心,水月桥、松涛轩、佛香阁点缀其间。初春的祇园,银杏新芽初绽,池水倒映着金塔的倒影,偶有铜铃随风轻响,禅意沁人心脾。园中曲径通幽,漫步其间,仿佛置身王维笔下的山水画卷,世俗喧嚣皆抛脑后。</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正德六年(1511年),历经多次兴废。2005年重建时,梁思成弟子俞宗翘先生以日本京都凤凰堂为蓝本,融合唐宋建筑精华,终成今日之貌。寺内保留了两座明清古建,新旧交融间,诉说着时光的沉淀与匠心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建筑之美,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让现代人暂离浮躁的“精神桃源”。无论是静坐祇园品茶听风,还是仰望大殿感受历史的厚重,这里都能让人找回内心的宁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