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罗汉拳拳宗大典

自驾游大中华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6日应中国罗汉拳宗亲会邀请,和北京体育学院、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新乡学院、河南省大鸿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一行八人赴河南省获嘉县东古风古村拍摄并朝拜传承四百余年的罗汉拳宗,一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罗汉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罗汉拳(捶),系明代僧人鲁孝法师于明神宗三十三年在山东香园寺内创建而成,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吸纳了武学各拳种进攻和防御的特点,融合了兵法、阴阳、医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精华,形成了一套拳理明晰、源流有序、风格独特、体系完善的拳种。</p> <p class="ql-block">罗汉拳(捶)共十八实手,五十四破手,内含十大硬手、紧五手、八奇手、三十六回合等;亦包含有长、短、奇等兵器套路。以九宫八卦为拳理、讲究三节、四梢、五行六合。手法有揲、截、锁、嫌、搂、勾、缠、提、迎、拿及紧里截外截十手两拳;步法讲究剪、急、滑、溜、收。拳理可概况为:兵来伏击,水至泄洪,防中藏攻。</p><p class="ql-block">拳之风格:攻击性强,实战无华,近身贴靠,无形无架,攻守皆备、步随手变,虚实无常,变幻草测,速快径捷,后发制人。</p><p class="ql-block">卷之特点:双人互博、鉴理易解、动不见行,手不空回、明留破绽、暗中得实、接力发功、四两拨千斤、创敌干横、斜、侧、旋。</p> <p class="ql-block">传承脉路:明代僧人鲁孝(北京人氏)始创于山东泰安香园寺。万历四十三年(1615】,鲁孝将之初传予鱼台县伯事村许然。许然单传四代至其玄孙许留风。清嘉庆三年(1798),许留风途径河南,疗疾于获嘉县东古风村。遂将该拳传于李氏。后经罗汉拳(捶)传人杜学良,王殿相、李同富、马万福、崔恒德、王含臣、郝金荣等人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在完善罗汉拳拳法!体系的同时制定门规、广收门徒、促进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汉拳(捶)弟子遍及多个省市县,数量已达千余人,为罗汉拳(捶)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8年12月,罗汉拳(捶)被定为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2021年 2月,罗汉拳(捶)被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如今,罗汉拳已遍及世界各地,愿这一中华国粹不断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