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子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3601507</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重庆的一座山洼里,静默地躺着一个名叫渣滓洞的地方。据说,这里曾是一位煤老板的不幸之地,他挖出了无数洞穴,却只见渣滓不见煤,于是这片荒芜之地便得此名。而我,一个与渣滓洞本无交集的人,却因一个名叫江姐的女人,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无尽的思绪与感慨。</p><p class="ql-block"> 江姐,一个在我心中永远闪耀的名字。她不仅是一位共产主义战士,更是一位拥有坚定信念、英勇无畏、深沉情感和高尚情操的伟人。中学时代,我曾在《红岩》一书中与她相遇,那时的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始终坚守党的秘密,那份勇敢和智慧,让我深深敬佩。而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中,江姐的形象更是如铁塔般屹立不倒,她的歌声、她的笑容、她的坚定,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大年初一,我踏上了前往重庆的旅程。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我报了一日游,参观了英雄碑、人民大会堂、李子坝的云轨穿楼。然而,最让我期待的,还是那片承载着江姐英勇事迹的渣滓洞。</p><p class="ql-block"> 当大巴车缓缓驶向山脚,我透过车窗,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红梅。那些红梅在冬日的严寒中傲然绽放,如同江姐一般坚韧不拔。重庆政府在山上栽下的这些红梅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英雄的历史,让我仿佛走进了春天。</p> <p class="ql-block"> 我捧着黄色的菊花,跟随参观的人群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没有欢歌笑语,只有肃穆与敬仰。我们看到了那些岗楼、那些牢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愤之情。那些简陋的房间、狭小的空间,曾是国民党特务对革命志士进行残酷迫害的场所。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江姐等革命志士依然坚守信仰、英勇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渣滓洞里,我仿佛看到了江姐的身影。她的画面与那些刑具、牢房不断重合,让我感受到了她所经历的痛苦与愤怒。然而,正是这份痛苦与愤怒,铸就了她更加坚定的信仰和英勇的斗志。</p><p class="ql-block"> 在来重庆的路上,我曾遇到一位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的女孩子。她的世界观让我感到震惊和不解。生育是女人的天性,也是生命不息的保障。我无法想象,如果江姐听到这样的论调,会作何感想。江姐的人生目标是建设新中国,她的信仰是实现共产主义。她从未想过逃避责任、享受安逸,而是勇敢地肩负起使命,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距离江姐牺牲不到80年时间。现在物质已经极其丰富,人们的劳动量越来越轻。在这个机器人时代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曙光。江姐所追求的那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正在逐步变为现实。</p><p class="ql-block"> 站在渣滓洞口,我深深地缅怀江姐和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而那些红梅树,也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英雄的历史。愿江姐的灵魂在这片红梅林中安息,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肩负起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