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前,带孩子们去买衣服。一进商场,节日感十足,喜庆的音乐循环播放,各种过节装扮五彩缤纷,逛商场的人群熙熙攘攘,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衣服。很快孩子们都挑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看着孩子们快乐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知道她们也像小时候的我一样在期待着新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一到腊月,母亲就会和邻居婶娘一块儿去县城里扯布,回来给我们做过年的新衣。我和姐姐的新衣服一般都是红上衣蓝裤子。那种红艳艳的山花红,代表着新年的喜庆和吉祥,衣服每年的颜色都非常相近,差的只是布料和做工的款式。布料的本质差别不大,毕竟物质不富裕的年代,工业也不发达。没有先进的机械也无法做出精美的布匹。那只有在款式上深下功夫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用一整个腊月来打造我们的年服。每一件都是她的匠心之作。先在款式上下足功夫,邀请裁缝剪最新颖的款式,再在做工上找亮点,最后再绣上花鸟鱼来做装饰。小到一个纽扣,一针线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有一年我和姐姐的上衣是那种红色底上带暗花的料子,为了使红色不再暗沉单调,母亲别有用心的在领子上和胸前做了白色滚边。没想到细细的白色滚边在红色背景里是那么的清新 、鲜亮、别具一格。仿佛一件衣服有了眼睛,立马鲜活起来。过年我和姐姐穿着这样的衣服,像俩朵鲜嫩的花朵,站在一堆小姐妹当中,闪着最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年,母亲让裁缝给我裁了一个最新款式的衣服,我得知后,一直在脑海里勾勒着新衣服的样子,毕竟一个十岁左右的农村孩子,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新颖款式的衣服,思想是有局限的,但也挡不住一颗爱美的心,蠢蠢欲动。</p><p class="ql-block"> 期待了一周后,新衣服终于完工了,那天母亲拿出衣服让我试穿。大红布衫上嵌着丝丝银线,一根根在阳光下闪着细细的亮光。一排竹节扣,像一个个小笛子,整齐的排在胸前。仿佛你一张口,就会有优美动听的曲子流出。两个弧形的口袋,大小适中,斜插在身体两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真是爱不释手,摸了又摸。再配上水蓝色的喇叭腿裤子,脚上一双带跟新布鞋。当时应该会引领全村的时尚潮流。试完衣服后我久久不愿脱下,母亲说过年才能穿,于是我又开始天天盼着过年的那一天。一天天期待时间过的快一点,再快一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猴急的弟弟不会像我那样听话,他趁母亲不在家穿上新衣服骑着车子去村子里飞驰一圈,再回来脱下,那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因为既炫耀了新衣服,有没被母亲发现。你看,他那小眼神里满含得意。</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早早把新衣服放在床头,等着初一一大早起床穿,常常又因为三十晚上熬年太晚而起不来,噼里啪啦一阵长长的鞭炮声,把我从沉沉的睡梦中惊醒,穿上新衣,在新的祝福声里开始了新的一年,就这样一年年的长大,当年期待过新年的孩子已经成了母亲,我也像母亲那样每年都会给孩子们准备漂亮的新年衣服。因为这不仅是一项传统习俗,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回馈当年自己内心得到的浓浓爱意,即一个贫穷母亲总想把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给她的孩子们,这就是传统的真正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