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休闲 | 有趣 | 探索 | 丰富 ——<br></br></h3></br><h3> 路越远 · 心越近 </h3></br><h3>Lvwo Expedition</h3></br><h3> <strong>户外 | 旅行 | 团队 | 纯玩 | 摄影 | 交友</strong> “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俗话说,<strong>一部《水浒》传天下,</strong><strong>世人皆知大名府。</strong>你可能已经久闻“大名”了。《水浒传》中,大名府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涉及或提到大名府的<strong>有十九回之多,四万多字。</strong>“玉麒麟”卢俊义、“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铁臂膊”蔡福等大家熟悉的梁山好汉都和大名府有故事。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大名府:一座见证历史繁华与落寞的城池 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h3>大名天主堂,又称“宠爱之母大教堂”,</h3></br><h3>始建于1918年,并于1921年12月竣工。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内地的第二大教堂,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大教堂。</h3></br><h3>大名教堂采用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料包括砖、石和木。教堂由钟楼和礼堂组成,钟楼高46米,礼堂高18.5米。内部装饰高大宽敞,穹隆拱顶由14根6米高的圆石柱支撑,周围墙上有多格窗户,镶嵌五彩玻璃。教堂北端设有特大风琴一座,高6米,宽5米。钟楼上嵌有直径1.42米的四面大钟表。</h3></br><h3>大名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是用“庚子赔款”修建的,由法国籍教士郝司铎监督施工,法国籍刘主教“祝圣”启用命名。教堂自建成以来,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战乱的考验,依然完好无损,成为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h3></br> 大名天主教堂,哥德式建筑,据资料记载在中国排第二。拍照很出片哟 <h3>大名县隶属于河北邯郸,地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虽然,如今大名旅游名气不大,但其实在古时候它可是赫赫有名,春秋时期这里是著名的“五鹿春秋写天下”的“五鹿城”,到了宋代这里更是成为陪都史称“北京”,人口的数量一度超过100万,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当时都城开封。</h3></br><strong><strong data-original-title="" title="">听</strong></strong><strong data-brushtype="text">古城历史</strong>大名位于河北省东南端,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河朔古邑东接泰山齐鲁,西倚太行燕赵具有5000年的历史大名取“兴旺强大”之意为历代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其中两次作为国都,七次作为陪都 <h3>历经千年的大名府,几乎是一部缩写的中华文明史。</h3></br><h3>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 “五鹿城”。</h3></br>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br></br>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名闻遐迩县域内拥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和著名的古城遗址 <strong><strong data-original-title="" title="">逛<br></br></strong></strong><strong data-brushtype="text">古城景点</strong> <h3><strong> 千年古城看大名<br></br></strong></h3></br><strong>千年大名看城墙</strong>大名古城城墙始建于明建文帝三年(1401年)周长九里十八步,高13米,宽8米东西南北各有一门以儒家思想提出的四端“仁义礼智”命名每城门修建马道战时军队、车马可直登城楼驰骋于宽阔的城墙上城门之外各建一座半圆形的瓮城城外建有护城河,有桥与城内相连整个防御体系十分完善 2008年10月,大名古城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气势宏伟端智门外漫步在护城河广场小桥流水,诗情画意仿佛置身于繁华时期的北宋大名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名古城的数字瓮城光影秀开始上演随着灯光闪烁古城城墙上一头头雄鹿向游客奔跑而来春秋时期的五鹿城在眼前重现让游客在虚实转换中穿越历史 大名石刻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一座北方园林风格仿宋式建筑专题石刻艺术博物馆 馆内珍藏历代碑刻、墓志、石刻造像三百余件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千余年<h3>馆内有中国第一大古碑——“五礼记碑”</h3></br><h3>中国第一大墓志铭——“何弘敬墓志铭”等</h3></br><h3>重要石刻文物</h3></br><h3>在这里,能感受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h3></br><h3>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h3></br><h3>切身体会昔日大名府的辉煌</h3></br>夜幕降临,不妨再欣赏一场灯光盛宴亮灯瞬间这是一座北方园林风格仿宋式建筑专题石刻艺术博物馆,<strong>藏有中国目前最大古碑“五礼记碑”</strong><strong> 中国最大古碑——何进滔德政碑(五礼记碑)。大名县委宣传部 供图被誉为“天下第一墓志”的何弘敬墓志铭开中国碑刻行书先河的“马文操神道碑” 何弘敬墓志铭,1973年11月出土于大名县“万堤古墓群”,形制巨大,志石正面楷书59行满行63字,共计3336字,享有“天下第一墓志”之称。大名县委宣传部 供图“朱熹写经碑”明嘉靖陈皇后家族谕祭碑刻等弥足珍贵的石刻,<strong>碑刻时间跨度千余年</strong>。 <h3>大名大运河博物馆</h3></br>大名运河,曾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见证了无数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与历史变迁大名大运河博物馆承载着大名大运河的厚重历史与丰富文化<h3>大名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座</h3></br><h3>集文物展示、文化传承</h3></br><h3>教育科研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h3></br><h3>综合性博物馆</h3></br><h3>占地面积约34亩</h3></br><h3>总建筑面积约5700平方米</h3></br> 大名大运河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两座大殿介绍了中国大运河及大名境内运河的变迁历史“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馆内打造了首部水浒主题博物馆实景演艺——《久闻大名》这部情景剧结合各种声、光、电技术最大程度还原了北宋时期的大名盛景大名集荟夜市<br></br><h3>想要品尝人间烟火,感受古城浪漫</h3></br><h3>就来大名集荟夜市</h3></br><h3>走进大名集荟夜市</h3></br><h3>道路两侧的成语灯带点亮着夜色</h3></br><h3>一眼望不到头的各色摊位</h3></br><h3>人潮涌动,热闹非凡</h3></br>大名集荟夜市全长330米以“‘食’来运转,宋‘潮’夜市”为主题<h3>囊括220个摊位</h3></br><h3>业态类型包括特色美食、非遗文创</h3></br><h3>互动潮玩、实景演艺等</h3></br> 央广网发 薛志朋 摄大名集荟夜市北入口整体以“宋宴雅集”为基调展现了宋代大名府的“北京梦华”并将大名美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陈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通过国潮宋风现代艺术手法将大名美食文化进行提炼和再现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D6街区<h3>位于大名古城东南角的D6街区</h3></br><h3>占地15亩</h3></br><h3>是大名古城内的新晋“网红”打卡地</h3></br><h3>D6街区依托老厂房改造提升</h3></br><h3>保留老厂房历史痕迹</h3></br><h3>改善内部环境、拓展外部文化氛围</h3></br><h3>打造沉浸式美学生活空间</h3></br><h3>是休闲玩乐的好去处</h3></br> <h3>刘学维 摄</h3></br><h3>在这里不仅可以通过AR技术</h3></br><h3>沉浸式体验古装拍摄</h3></br><h3>更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裸眼3D与全息投影</h3></br><h3>步入数字府衙</h3></br> <strong><strong data-original-title="" title="">品<br></br></strong></strong><strong data-brushtype="text">古城美食</strong><strong data-brushtype="text">二毛烧鸡</strong><br></br>二毛烧鸡由王德兴创始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以其鲜嫩脱骨,香气扑鼻而闻名<br></br>是大名美食的代表之一它的制作工艺源自清代经过200多年的传承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二毛烧鸡”用老汤加香料、草药煮制而成“二毛烧鸡”的色、香、形、质量具佳其特点是透熟离骨、肉嫩且烂咸香清纯、回味鲜美 <strong>五百居香肠</strong><h3>创业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h3></br><h3>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h3></br><h3>在城内开设了以香肠、熟肉为业的店铺</h3></br><h3>因大名距济南约500里</h3></br><h3>故取名“五百居”</h3></br><h3>由于其香肠味道鲜美</h3></br><h3>成为当时官府佐餐和宴会上</h3></br><h3>不可或缺的上等食品</h3></br><h3>行销省府、道衙中</h3></br> <h3>成品香肠色泽纯正,条杆均匀</h3></br><h3>香味醇厚,肥瘦适宜</h3></br><h3>甜咸兼备,软滑利口</h3></br><h3>食而不腻,越嚼越香</h3></br><h3>回味悠长,独具一格</h3></br><h3> 图为大名“二五八”传统名吃之一——五百居香肠。大名县委宣传部 供图</h3></br><strong data-brushtype="text"></strong><strong data-brushtype="text">郭八火烧</strong><br></br>郭八火烧的制作技艺同样源自清代<br></br>“郭八火烧”佐料齐全,制作精细层多且薄、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风味独特出炉的火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每张上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薄如纸的面皮组成<br></br> 图为大名“二五八”传统名吃之一——郭八火烧。大名县委宣传部 供图而这里的美食之旅远不止于此还有滑爽筋道、汤浓味美的饸饹以及风味独特的馓子、芝麻香浓的芝麻焦烧饼每一道美食都是大名县独有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走在大名,每一步都是故事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品美食、逛美景来大名感受古城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份属于大名的独特浪漫河北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散落着无数令人向往的古城镇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故事与独特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华北“年味儿”天花板<br></br> 视听盛宴,多彩互动迎新春。 璀璨灯光秀,点亮古城夜空。<h3>古城墙和科技光影的激情碰撞,见证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瞬间,为你点亮新的一年!</h3></br> 日与夜,光与影,精彩纷呈。<br></br> <h3>浚县,顺便去赶华北最大古庙会,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社火~</h3></br><h3> <h3>浚县正月古庙会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浚县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活动贯穿于每年的整个农历正月,一直到二月都熙熙不散,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 加拿大学者安得里先生曾评价:“浚县庙会,是中国的狂欢节!”</h3></br><h3> <h3>踩高跷、舞狮、竹马……各社火表演队轮番表演</h3></br><h3>传承千年的非遗潮玩“手办”泥咕咕再次吹响</h3></br><h3> <h3>河南鹤壁浚县因华北最大古庙会闻名,庙会、社火等庆祝活动入春节申遗文本。浚县还拥有丰富运河文化、古迹美食,古城citywalk穿越古今,子馍、烧鸡、扣碗等美食诱人,是华北年味的天花板,体验年味和人间烟火的好去处。</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h1t05fXpx6H9gSLr2_cw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