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灵隐,法幢高树,海众安和

Remymartin

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该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br>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br>  灵隐寺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江泽民题写灵隐牌匾 千年古刹,法幢高树,海众安和,欣欣向荣 <p class="ql-block">因灵隐寺在飞来峰景区内,拜灵隐寺,必须先入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道曾曰:“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埋没。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龙泓洞口有理公塔,一名灵鹫塔,是杭州现仅存的明塔,用石块砌成,六面七层,殊为罕见。全塔由下至上逐级收分,结构朴实无华,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江南靖士有一颇含哲理的《飞来峰》诗:“游客到山停步睎,长当一石味玄机。须知物事随因变,莫谓飞来便不飞。”</p> <p class="ql-block">石刻有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妙相庄严,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元代造像尤其珍贵,弥补了我国五代至元代的石窟艺术的空缺</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的东麓,有隋朝古刹下天竺寺(法镜寺),由此沿溪往西南行,又有晚于下天竺两年始建的中天竺寺(法净寺)和五代吴越始建的上天竺寺(法喜寺),合称“三天竺”</p> <p class="ql-block">石刻有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徜徉在灵隐、飞来峰、三天竺一派悠远、深沉的佛国氛围里,寻访并尽情领略佛教艺术的魅力,能真切感受到蕴藏在西湖山水之间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p class="ql-block">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东南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南无阿弥陀佛</p> 年代久远的经幢石塔 <p class="ql-block">灵隐寺布局建筑与其他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p> 海众安和,欣欣向荣 <p class="ql-block">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p> 建筑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沙孟海榜书大雄宝殿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长约24米,重檐高33.6米。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p> 大雄宝殿中释迦牟尼佛像,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颔首俯视,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这是中国最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 <p class="ql-block">大殿后壁“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p> <p class="ql-block">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p> 金刚彩塑像,高八米,身披重甲,形态威武 金刚彩塑像,高八米,身披重甲,形态威武 <p class="ql-block">药师殿长约20米,宽约12米,供奉的是“东方三圣”:药师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p> <p class="ql-block">药师殿牌匾</p> <p class="ql-block">药师殿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称“大医王佛”,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p> 灵隐寺直指堂,取自禅宗直指人心之意,是灵隐寺的藏经阁,半地下室是灵隐寺文物的展厅 <p class="ql-block">庄严国土</p> 处于寺院中轴线上最高处的华严殿就是供奉“华严三圣”的殿堂。“华严三圣”是指毗卢遮那佛,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 <p class="ql-block">最胜觉场</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上峰来飞,灵隐寺内寺隐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