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滨健广东行(广州塔,赤岗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非遗馆/上)

冰山巍峨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4日,远观了广州塔,赤岗塔,参观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非遺馆。</p><p class="ql-block">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赤岗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其与琶洲塔、莲花塔并为广州三塔。</p><p class="ql-block">赤岗塔为平面八角形,楼阁式青砖塔,外观9级,内分17层,高50余米,各层楼板均已毁坏,首层直径12.5米,壁厚3.8米,辟3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内有刻“神前拜台”花岗岩石板一块。</p><p class="ql-block">1989年12月8日,赤岗塔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7月,赤岗塔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本地文人学士主持修建的塔,却让外国人来托塔,这也是赤岗塔作为明清广州海外贸易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塔基角均有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神态生动,它们大多穿戴明代服饰,但长相比较像外国人。</p> <p class="ql-block">广州赤岗塔和琶洲塔这两座古塔,都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珠江航道上,用作照明和搜寻信号的灯塔,引导江上过往船舶航行。如今的琶洲塔和赤岗塔早已完成了作为航标灯的使命,但两塔依旧伫立在珠江口,像两位沉默的“守门人”。</p><p class="ql-block">因建于红色砂岩构成的“赤岗”之上,故名赤岗塔。</p> <p class="ql-block">现代广州塔与古赤岗塔同框。</p> <p class="ql-block">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畔三江交汇处,地处广州市荔湾区长堤街南侧。是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衔团队设计,总建筑面积超14万平方米,总展陈面积达4万平方米,外形酷似一艘停泊在珠江岸边的轮船,寓意着满载岭南文化艺术宝盒的巨轮即将扬帆起航。</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8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 5月1日,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LOGO由四个造型动感的色块组成,提取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建筑外形元素,并巧妙地融合汉字“艺”和“粤”的形态,表达“共建人文湾区,用艺术点亮生活”的设计主题。</p><p class="ql-block">据了解,LOGO设计由香港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担任艺术顾问,深圳著名设计师许礼贤、高少康、林语之、张涛、张奕岑、罗嘉浩担任主创。</p><p class="ql-block">LOGO以“三地相连”、“三江交汇”、“三馆合一”、“时代联结”为创意。交相辉映的形态,既代表艺术的灵动,也象征四面通达,寓意艺术中心像一艘文化巨轮扬帆出海,表达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在大湾区汇聚、融合。</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一棵向上生长的“榕树”作为主体形象,将“家国根脉”融入展陈脉络,将非遗还原至岭南文化空间进行展示,这里可以饱览物华锦绣、品味湾区同心。</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包括基本陈列区、专题展厅、传承工坊等三个板块,以高科技互动和沉浸式体验,将广东省5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生动呈现。</p> <p class="ql-block">从潮州木雕、潮绣、广彩瓷烧制技艺等巧夺天工的技艺,到广州的行花街、佛山的行通济、潮汕的英歌舞等岭南乡愁印记,再到粤港澳三地共有的粤剧、武术、醒狮等非遗项目,非遗馆不但是岭南文化的“基因库”,更是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多谢观赏!</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取自网络,致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