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年文脉 探秘韩文公祠 ‍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呢称:宁静致远</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295722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岭南大地的潮州,韩江穿城而过,滋养着这座古老而富有韵味的城市。而在韩江东岸的笔架山麓,韩文公祠静静伫立,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默默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承载着后人对一代文豪韩愈的无尽追思与敬仰。怀着对这位文化巨人的崇敬之情,我们踏上了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开启了一场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韩文公祠的山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青瓦红墙,飞檐斗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肃穆。“韩文公祠” 四个大字高悬于门楣之上,笔锋刚劲有力,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祠内,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历史的沉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内的 “天南碑胜” 匾额为徐向前元帅所题,<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字体遒劲有力,气势恢宏,透露出一种不凡的韵味。</span>它宛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匾额之下,仿佛凝聚了韩愈一生的智慧与功绩,让人在仰望之余,不禁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南碑胜” 书法长廊,是一处集书法艺术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景点。该长廊建于1991年,全长89米,碑廊里摹刻了当代名家为韩祠题写的书法作品共40幅石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作品是从1984年以来,韩祠征集到的500多幅国家领导人、书画名家题赠的墨宝中,精选出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长廊汇聚了启功、刘海粟、赵朴初、任继愈、欧阳中石等众多著名书画家的珍贵墨宝,是对韩愈人生品格的赞颂,也是书法爱好者欣赏名家书法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廊内石碑上的书法作品风格各异,或遒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无一不展现出书法家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韩愈的崇高敬意。游客漫步于此,不仅能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祠内的石阶缓缓而上,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细语,讲述着韩愈与潮州的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愈,这位唐代的文学巨匠,因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在那个交通不便、环境艰苦的时代,潮州对于韩愈来说,无疑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流放之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地方治理中,为潮州百姓做出了许多实实在在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祠内的主殿,一尊高大的韩愈塑像屹立在中央。他目光深邃,神情庄重,仿佛在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塑像两旁,悬挂着许多后人撰写的楹联,其中一副写道:“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这短短数语,却高度概括了韩愈在潮州的功绩和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河南孟州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韩愈的一生,倡导以复兴儒为旨归的古文运动,是 “抵排异瑞,攘斥佛老” 的斗士,又是践履勤政廉政官风、高扬法治精神的唐代官员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愈虽在潮州仅任职八个月,但他却在这里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使潮州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他的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更开启了潮州文化教育的先河,为潮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殿里的一块块石碑,如同一个个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见证着韩文公祠的沧桑变迁。</span>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辨,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碑文中还有对韩愈在潮州功绩的赞颂,如:“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描述了韩愈到潮州后,重视教育,改变了当地的风气,使得潮州成为易于治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石碑上书 “功不在禹下”,字取自于韩愈的文章。韩愈认为在神权、皇权的双重统治下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借此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并不比治水的大禹低。于是后人引用他曾写过的文章《功不在禹下》赞颂他在潮州兴学育才的功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碑上的文字不仅是对韩愈的颂扬,也是对其精神品质和功绩的肯定,体现了后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允元亭,建于1989年11月。可允元,字叔中,江苏常州人,官居太常寺卿。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恳请赦免 “盐铁” 等税,得罪权贵,被贬为潮州知军州事。治潮期间,他增置广济桥西段四墩、发展教育等诸多善政。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他认为韩山是当年韩愈常登临之地,并亲手栽种的橡木尚存,因此把原城南祠迁建于韩山今址(即今韩祠),由于选址得当,故沿延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竹简状石雕慕墙,镌刻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手书的鸿篇巨掣王大宝《韩木赞》。两边雕像均为杰出人物,左为华侨领袖庄世平,右为国学大师饶宗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庄世平(1911年-2007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果陇村,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爱港人士、香港知名银行家。他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金融传奇与爱国史诗。 <span style="font-size:18px;">庄世平一生传奇,生于乱世,</span>却心怀家国。他创办银行,支持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贡献,促进经济发展。虽家境富裕,却清贫自守,将大量财产捐给国家与教育,留下崇高声誉,被誉为爱国银行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尧佐亭。亭内展示的是北宋宰相陈尧佐被贬为潮州通判,在建造韩文公祠时所写的序 ,盛赞韩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前有五十一级(象征韩公到潮州时为51岁)笔直石蹬道,淡绿色壁面衬托着蓝色隶书匾额,清雅沉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侍郎阁,是后增建于主祠的后上方,得名于韩愈曾任官任 “刑部侍郎” 之职,旨在纪念韩愈在潮州的功绩。阁分两层,下为韩愈纪念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侍郎阁顶层眺望远处的广济桥,韩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流淌,广济桥横卧江面,宛如飞龙饮水,其十八梭船与二十四座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祠内的陈列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与韩愈相关的文物和史料。从他的文学作品到他的为官之道,从他在潮州的政绩到他对后世的影响,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这位先贤深入了解的大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韩愈作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他的散文气势磅礴、汪洋恣肆,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倡导的 “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使文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视为文学经典,成为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文学成就,韩愈在思想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反对佛道二教的盛行,主张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他的《原道》《原性》等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儒家思想,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潮州期间,他积极传播儒家文化,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使儒家思想在潮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韩文公祠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潮州,我们看到韩愈在潮州的大街小巷奔走忙碌的身影,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在学堂里讲学、授课的情景,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启迪着学生们的智慧,激发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潮州百姓对他的爱戴和敬仰之情,当他离任时,百姓们自发地为他送行,哭声震天,表达着他们对这位好官的不舍和感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愈在潮州任职期间,驱除鳄鱼、兴修水利、破除愚昧、延师兴学,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事。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潮州的山、水被命名为 “韩江” 和 “韩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幅雕像是韩愈离朝时,与赵德依依惜别的场景。赵德,号天水,唐宋潮州贤之一,韩愈称赞他 “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宗孔氏,可以为师矣!” 遂推荐他 “摄海阳县尉”,并主持潮州学政,韩愈在转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刺史时,尝邀赵德同往,但为赵德所婉辞,因撰《别赵子》诗以志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愈在潮州的八个月,虽然短暂,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在潮州的历史长河中划过一道绚丽的光芒。他的功绩和精神,深深地铭刻在潮州百姓的心中,也成为了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韩文公祠已成为潮州的文化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人们在这里缅怀先贤,感受历史的厚重,汲取文化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这些碑文,排列整齐,形成了一条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长廊,与古祠交相辉映,文气斐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韩文公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韩愈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辉煌的一生。他以自己的才华和担当,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文学成就、思想理念和为官之道,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韩愈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韩江边,回望韩文公祠,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千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韩江的水依旧滔滔不绝地流淌着,而韩文公祠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却永远不会被岁月所掩盖。它仍将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潮州的发展与变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