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运河春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烟花三月下扬州,运河春景如画收。</p><p class="ql-block">石拱如虹跨碧水,杨柳依依拂人头。</p> <p class="ql-block">二、古今交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运河畔步悠悠,历史风华眼中留。</p><p class="ql-block">现代船帆映红日,古今交融景更幽。</p> <p class="ql-block">三、诗意泛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人墨客泛轻舟,运河两岸景如绸。</p><p class="ql-block">波光潋滟杨柳绿,诗意盎然心中流。</p> <p class="ql-block">踏入扬州个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烟雨朦胧的江南。园林中,小径蜿蜒,假山错落,流水潺潺,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园林中的景色是那样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沿着曲折的小径漫步,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之中,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桥下流水潺潺,桥边的房屋古色古香,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这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我静静地站在桥上,望着远处的风景,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桥边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见证着扬州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个园内还有一座青砖灰瓦的老房子,房顶上挂着“国医”的牌匾,这可能是一个中医诊所或研究机构。我走近这座老房子,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草药香。这里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扬州这片土地上,它与园林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江南文化。老房子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段古色古香的走廊,我仿佛听到了先人的交谈声。木制门框与石墙相映成趣,墙上悬挂的红灯笼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这廊道尽头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往昔的繁华。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游客指引方向。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漫步在这条走廊里,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具体地址可能是广陵区康山街22号(卢氏盐商住宅内)博物馆依托扬州丰富的淮扬菜文化和盐商文化,旨在打造独具特色的淮扬菜展示场馆。</p> <p class="ql-block">主题展区 :博物馆通过源远流长、风味体系、东南佳味、雅俗共赏、玉盘珍馐、传承弘扬等不同的主题展区,展现了中国淮扬菜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菜模展示 :运用菜模的方式,直观再现了“开国第一宴”和“清初扬州满汉席”,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到淮扬菜的精致与美味。</p><p class="ql-block">古代器具 :精心陈列了古代用于烹饪的各种器具,这些器具形态各异,有的古朴典雅,有的设计巧妙,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特色亮点</p><p class="ql-block">历史底蕴 :淮扬菜历史悠久,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光大于当代。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淮扬菜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文化韵味 :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淮扬菜的精髓与匠心,还通过宴席铺陈、餐具使用、艺乐馨幽等形式,展现了淮扬菜独特的文化韵味。</p><p class="ql-block">互动体验 :博物馆提供了多种互动体验方式,如通过菜模展示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淮扬菜的美味,通过古代器具的陈列让参观者了解古人的烹饪智慧等。</p> <p class="ql-block">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美食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是了解淮扬菜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场所。无论是对于美食爱好者还是文化研究者来说,都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是清代李斗所著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主要记载了清代扬州的园林、风俗、人物等。其中也提到了扬州的满汉全席,这是清代扬州烹饪界的一大特色。满汉全席的设计确实体现了“中和”的饮食文化韵味,满菜与汉菜交替出现,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关于满汉全席:</p><p class="ql-block">满汉全席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席上的菜点以烧烤、火锅、氽炖、主食、糕点、小吃等为主,菜肴丰盛,制作精细,口味多样。其中,满菜擅长烧烤,风格质朴;汉菜则以淮扬菜为主,技法多样,风格雅致。</p> <p class="ql-block">在个园中,我还看到了一幅描绘古代宴会场景的艺术作品。画面中央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和餐具,周围坐着许多古人正在享用美食。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扬州的饮食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古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个园中还有一座展示古代庭院生活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庭院里的人们或坐或立,或交谈或嬉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静静地站在雕塑前,仿佛看到了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四相簪花颂韩琦</p><p class="ql-block">庆历年间韩琦来,府中芍药四朵开。</p><p class="ql-block">金缠腰带围花艳,大吉之兆喜满怀。</p><p class="ql-block">扬州府衙春光好,四相簪花传美谈。</p><p class="ql-block">韩琦知州声名远,吉兆花开映天颜。</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的场景同样令人陶醉。中间的雕像与周围的小雕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静静地站在庭院里,仿佛看到了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这庭院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个园中的模型展柜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从精致的菜肴到独特的烹饪工具,每一件展品都让人惊叹不已。这些模型不仅展现了扬州的饮食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站在展柜前,仔细欣赏着每一件展品,仿佛看到了古人在这里烹饪美食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p> <p class="ql-block">在个园中,我还看到了一块珍贵的历史资料——乾隆年间的食单。这份食单详细列出了当时宫廷宴会上的各种菜品及其配料清单。这为我们了解清代饮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我站在展柜前,仔细阅读着这份食单,仿佛看到了乾隆皇帝在这里品尝美食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这份食单不仅是一份历史资料,更是扬州饮食文化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一幅展示古代宴会场景的艺术品模型再次吸引了我的目光。模型中的场景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古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不仅展现了古代扬州的饮食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我静静地站在模型前,仿佛看到了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扬州个园从历史文化旅游巷子到现代游玩圣地,处处都散发着江南烟雨的诗情画意。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园林的美景,更感受到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次漫步其中,都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陶醉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盐业生产中,盐运夫役承载着千年的辛勤与汗水,他们以朴实无华的品质,铸就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盐。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盐业不仅滋养了民生,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清中期,扬州盐运繁荣,盐商们不仅富甲一方,更热衷于文化艺术。江春,这位被誉为“以布衣结交天子”的盐商巨擘,其府邸康山草堂常聚文人雅士。赵翼、袁枚等文学大家,曾在此挥毫泼墨,留下传世佳作。他们的诗歌中,既有对盐运夫役辛劳的同情与赞颂,也有对盐商奢华生活的描绘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赞盐运夫役制盐</p><p class="ql-block">盐田千顷浪滔滔,夫役勤劳汗似潮。</p><p class="ql-block">烈火焚身浑不惧,但求白盐满仓高。</p> <p class="ql-block">咏江春康山草堂</p><p class="ql-block">草堂幽静傍康山,江春名扬四海间。</p><p class="ql-block">御笔亲题怡性堂,盐商财力伟无边。</p><p class="ql-block">康山草堂景色佳,江春名望誉天涯。</p><p class="ql-block">金玉古玩藏满室,乾隆赞叹声传家。</p> <p class="ql-block">更为传奇的是,北宋庆历年间,韩琦知扬州时,府衙后花园中的一株芍药竟奇迹般地开出四朵奇花,花色绚丽,世称“金缠腰”。这一罕见景象被视为大吉之兆,江春等盐商借此良机,宴请宾客,赏花赋诗,一时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这些故事,如同盐粒般细腻而深沉,蕴含着盐业的辉煌与文化的韵味。它们见证了盐业生产对社会的贡献,也展现了盐商与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故事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人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