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节琐记

大漠独行

初四家庭聚会 <p class="ql-block"><b>  2025年的春节,对于我家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春节是从初四开始的。</b></p><p class="ql-block"><b> 成家以后,每年春节的正月初四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就是妻子的四姐妹回娘家的日子,当初岳父岳母为什么把几个出嫁的女儿春节聚会的日子定为正月初四,我们心里没有答案,但是,在以后三十多年的岁月里,这一天都是岳父岳母家最热闹的一天,对于孩子们,这一天也是富有仪式感,温度满满的日子。特别是第三代人,他们每人可以得到50元的红包。到了第四代人,红包数额已增致500元。</b></p><p class="ql-block"><b> 今年(2025年)正月初四,是岳父离世后第一个春节家庭聚会日,本来妻子的弟弟想争取举办权,妻子认为我们是老大(仅仅是就年岁而言),应该率先垂范,于是,我和妻子紧锣密鼓,争取在规模和气氛上都能与岳父在世时的聚会日有所突破,让岳父家春节初四聚会的日子有一个很好的传承。</b></p><p class="ql-block"><b> 仔细算来,岳父离世前我们这个家族已是四世同堂。近60年的风雨岁月,岳父岳母当初的二口之家,现在已是20多口人的大家庭。我们属于这个家族的第二代人,已渐渐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应该说,当初岳父很有眼光,4个女婿都是他亲自把关,不能说有多么优秀,起码我们4位连襟都是安全系数高,不给老人和家庭添堵的人,每一位都能踏实过日子,有责任感。岳父在每年春节聚会时偶尔会说到这一点,岳父说的不多,但是,我们知道岳父对几个女婿是满意的。我们家族的第三代也都快人到中年,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也都秉承了家族的好传统,努力做好自己,不给父母添堵,不给家族抹黑。第四代成长的环境最好,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接受最好的教育,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把“未来可期”寄予我们家族的第四代,毫不违和。</b></p><p class="ql-block"><b> 考虑聚会的人多,和楼下酒馆的朋友商量一下,酒馆主人——张二计划初六营业,听说我们初四聚会,他豪爽地答应了初三试营业,初四正式开门营业。张二和他的妻子让我们自己提供食材,他负责加工,而且免收加工费。对于张二有温度的侠义之举,我和妻子心存感激,儿子建议我们自己少拿食材,要给张二一个赚钱的空间,考虑再三,拿了两样相对“高端”的食材,主要是想和家人一起分享,并且借机会教育我们的儿孙懂得分享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b> 我自己仍然是做了三道菜——牙签肉、番茄酱牛肉、干煸蚕蛹,这三道菜是我们小家这几年的春节传统菜,家里人一致评价颇高。我所以要做这三道菜,主要是在我们儿孙的味蕾中种下“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无论孩子走到哪里,他们都会寻着家的味道一步步走回故里。许多年前,如果有谁和我说起这些,我会觉得过于浪漫和矫情,如今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感到时间的紧迫,这个任务不容再推托。果然我做的三道菜,在三四代人中反响极好,不仅盘盘吃光,他们还说明年春节聚会,这几道菜提前预订。相比之下,大厨做的红烧大白鱼和鳌花却受了冷落。“没有最好的食材,只有最好的烹饪。”品尝过生活味道的人,绝对觉得这句话是至理名言。</b></p><p class="ql-block"><b> 今年初四的聚会,不仅人数多,大家都很珍惜这次聚会,人人可以畅所欲言。</b></p><p class="ql-block"><b> “今天这个聚会意义有三:首先我们要延续春节家族聚会的日子,这也是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缅怀。其次是创造三四代人相聚的机会,多沟通交流,增加家族的凝聚力。最后是给漂泊打拼的第三代人充电,让他们能量满满,再度出发!”这是我在家族聚会上的开场白,我的讲话赢得大家的掌声,有礼貌的回应,也有情感的共鸣。</b></p> 初五拜年 <p class="ql-block"><b>  和高姐家(学生家长)相处39年了,每年都去给高姐家拜年,39年的风雨岁月,见证了高姐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体验和守护了一份温度不减的友情。今年高姐高姐夫喜升为太爷爷太奶奶,在聚会的期间,他们时不时对着手机屏幕大喊:“大重孙!大重孙!”</b></p><p class="ql-block"><b> 今年的聚会定在正月初五,我准备了六道菜的食材,却有九道菜端上聚会的餐桌。高姐和高姐夫已是奔八的人了,有了重孙子。高姐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在哈尔滨发展,今年哈尔滨因为亚冬会的召开,再一次火出圈,但是两个孩子放弃了在城里过年,回到乡下的父母这里,春节的情结在他们的生命中早已根深蒂固,这就是故乡的魅力,春节的魅力,家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b> 之前高姐夫花费几天的时间收拾好牛头牛蹄,为的就是给春节的聚会增加别样的味道,给孩子别样的力量。十年前相聚,餐桌上都是鸡肉排骨之类的硬菜,这几年相聚,餐桌上注重了荤素搭配,油腻的菜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每一年都有蘸酱菜走上餐桌,仅从这一点,就可看出饮食理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飞升。</b></p><p class="ql-block"><b> 今年的聚会,因为妻子要照看岳母,导致我们家只有我和儿子去给高姐拜年。高姐有些失落,几经努力,最后妻子发来岳母卧床的视频,高姐才算理解了妻子,稍稍有了一点心安。</b></p><p class="ql-block"><b> 在高姐家聚会,讨论更多的是“打工”“漂泊”,大有忆苦思甜的味道,我想对于成长中的高家后人,是最生动的家族“思政课”“脚踏实地”“肯于吃苦”“负重前行”这是高氏家族的传家宝,每年家人聚会的日子,这样的献身说法,不仅对后人是极好的教育,对于餐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次情感共振,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高姐的二儿子,十六岁开始到哈尔滨打拼,有一年我们春节聚会,他唱了一首《打工十二月》,道尽了他打工日子里的酸甜苦辣,他唱得动情,我们每个人都眼里发热,高姐更是偷偷到外面流泪。高姐常常说,他们对不起二儿子,他们对二儿子付出的太少了。当年深情演绎《打工十二月》的黑发青年,如今已是华发稀疏,已经升级做了爷爷。当年倾诉的《打工十二月》,在他生命里沉淀成岁月陈酿,是生命最好的滋养。</b></p><p class="ql-block"><b> 外甥小赵在高姐家的小巷里长大,大学毕业后在长春发展,和他同期进厂的工人多数早己离开,原因是吃不了那份“苦”,小赵留下来了,踏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高姐家聚会的餐桌旁,说起打工,小赵对“健康”颇有感慨,小赵对“健康”的解读和渴望,说明他曾经严重透支身体。小赵说,他以前把父母妻女排在自己前面,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会让他们有安全感,过上好生活。现在他把自己排在第一位,他认为只有自己健康,自己强大,才能真正给家人安全感,才能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和蜕变,小赵的变化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欣慰。</b></p><p class="ql-block"><b> 小王是高姐的准外孙女女婿。他是这两年新加入高姐家的成员。小伙子的一番话,让我们大家对他刮目相看,纷纷为他点赞。他说欣欣(高姐的外孙女)家有了困难(高姐的姑爷得了重病),他必须站出来,因为他是欣欣家的最后一个男人,他要努力,和这个家庭一同走出困境。小王的话有文采、有温度、有责任、有担当……这样的言辞,超越了他的实际年龄。这让我们看到小王的底蕴,也看到小王的人品,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王不仅会经营好爱情,更能让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无限的可能。把高姐的外孙女交给这样的男人,我们大家都放心。</b></p><p class="ql-block"><b> 酒到微醉,我决定先一步离开,初六还要去二嫂家会亲家。小王和欣欣送我回城里,儿子和高姐的二儿子还在热谈中,我欣慰的是,我和高姐家的友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近40年的岁月更替,让我们彻悟:“生命有限,尽享岁月静好。”需要多一份的温度守候,再多一份吧!</b></p> 初六会亲家 <p class="ql-block"><b>  二哥是我没有血缘关系的本家哥哥,二哥离世已经17年了。</b></p><p class="ql-block"><b> 我和二哥的感情的升温,不仅仅源于他和后父的深厚感情,更主要是有好多年,我的几亩地二哥帮种,让我们对二哥和二嫂一直心怀感激。</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正月初六,是二嫂家儿女亲家聚会的日子,我们能够参加,是分享二嫂苦尽甘来的喜悦,更是为二嫂迎候初次登门的亲家人助力。</b></p><p class="ql-block"><b> 小鑫——二嫂的儿子,警校毕业,成了小城一位有责任、有颜值的警察。个人问题一直在寻觅中,今年终于修成正果,谈婚论嫁提到日程,这次准亲家聚会,就是要敲定结婚日期。</b></p><p class="ql-block"><b> 有好多年,春节前都会去二哥家,是拜年,也是清算一下种地的费用,那时二哥在帮助我种地。每一次,二哥家都会拿出过年的食材,力争让餐桌上的菜肴丰盛。二哥喜欢饮酒,我只是象征性地喝一点点,吃过饭后二哥拿出一个小本,一一说清种地的每一项支出,那时二哥已是深醉了,脸上挂着笑,吐字也不是很清晰……骑车回家的路上,二哥的影像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春节前二哥家之旅就这样过去了好多年,就这样渐渐远去成为历史。</b></p><p class="ql-block"><b> 二哥离世时才49岁,那时他的儿子——小鑫才十几岁,二哥走得不甘。二哥走后的日子,二嫂带着小鑫一路跋涉,终是走过苦难,儿子有了理想的职业,又寻觅到人生的好伴侣,今年的正月初六,对于二嫂一家,是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小鑫早早打电话告知,二嫂也打电话商量菜肴的数量……二嫂一家邀请我们参加,不仅是增加聚会的喜悦气氛,更希望这次聚会完美收官。</b></p><p class="ql-block"><b> 初六一到,我和弟弟两家四口人早早来到二嫂家,二嫂的女儿女婿正在厨房忙碌,积极准备午饭的菜肴。我建议的两道菜——牙签肉、干煸蚕蛹,必须亲自到厨房,由于火候的原因,干煸蚕蛹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最后由弟妹接替完成了这道菜。</b></p><p class="ql-block"><b> 餐桌上,二嫂准亲家小马的父亲提酒,他没有说更多,实实在在地祝福两个孩子更好、更幸福。我想这是绝大多数家长普遍的心声,小鑫也说出了他的承诺:“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让小马过上幸福的日子。”我想这是小马父亲最想听到的,对于女儿的出嫁,父母最大的牵挂就是女儿一生的幸福,小鑫的承诺,就是给父母一个安慰。</b></p><p class="ql-block"><b> 娘家的亲友团的核心人物——准新娘的舅舅,我们认识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舅舅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成全两个孩子,只要他们幸福,家长的付出都是应该的。他说家长都是尽力而为,也会无能为力。“领导”讲话会有领导的艺术,那就是有鼓励、有期许,我们都为领导的讲话点赞。</b></p><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努力,就是让二嫂尽量避免纰漏,喝了酒,有些微醉,回到家里,二嫂打电话说忘记给娘家人拿彩礼了。其实二嫂的担忧是多余的,我们大家的努力就是让两个孩子幸福美满,其他繁文缛节都可以省略了。</b></p><p class="ql-block"><b> 晚上和外地回来的外甥女一家相聚,酒宴上外甥女的一席话见证了她的成长。她说人活着就是价值的体现,之前她觉得活好自己,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仅此而已。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她觉得她不仅仅要活好自己,她的身后还有310个家庭,还有一千多口人的生活质量要依靠她和她的团队,她说让她的员工都能有好日子过,这才是她活着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b> 我想外甥女说的没错,人活着首先要强大自己,施惠于人,这才是活着的意义和价值。</b></p><p class="ql-block"><b> 这个春节,家族的第三代人“闪亮”登场,他们的成长和渐次强大,他们的悲天悯人和责任担当,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收获了一份欣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5.02.03</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