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上海青溪古镇春节期间将上演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传统民俗、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彩灯相伴。 年初二,阳光普照,我和好友驱车40分钟便来到青溪古镇去寻找年味了。<br> 青溪古镇(青溪老街)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隋末唐初成陆,宋初成村,溪水穿村而过,通大海,两岸芦苇茂密葱绿,故称青溪。清雍正以后,青溪改称青村港,民国以青村为名,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青溪古镇是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小镇,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中的原汁原味村落,是一座尚未被城市化进程所湮灭的美丽市镇。 青溪老街牌坊。 福聚青溪。 我们来的较早,游客不多,但已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了。 我们先坐船,沿着市河换个视角观赏悠悠古镇的面貌。 红灯笼高高挂起,小桥流水,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展现在眼前。 青溪古镇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景观而著名,这是解放前青村地区最高建筑望海楼,从这里可以登高俯瞰江河大海,壮观景色尽收眼底。 青溪古镇还融汇了丰富的桥文化。古镇上保存着许多古桥,包括中和桥、广治桥、三祝桥等。这些桥不仅是方便居民过河的交通工具,更是精巧的艺术品。 永寿桥和南虹桥直角相连,有“双桥卧波”的意趣。如今,青溪古镇居民还留有“走三桥”为家人祈福的民俗活动。 仰视风雨长廊,尽显建筑的大气。 我们踏着青石板老街往里漫步,映入眼帘的是南虹桥。南虹桥,又名环龙桥,南北跨青村港市河。南虹桥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初建时为石级木梁。清雍正年间,由慧剑和尚募资重修,改木梁为单孔提石桥。目前,桥长21米,宽4米,拱高4米,孔径6.4米。南北石级分别为18步,20步。 南虹桥的桥心石为“云龙戏珠”纹样,似天龙环抱,又似朵朵祥云,中间是太极两仪,寓意万物有序流转,守护一方平安。 广济桥是区级文物保护点。 张灯结彩的老街鲜有行人,但已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了。 望海楼前的广场上,摆有几个有当地特色的非遗传承摊头。 大笔一挥福来到,蛇年送福。 非遗传承“捏面人”。 糖画是小朋友的最爱,四周围满了游客。 皮影木偶动起来。 满洲弄垂直于青溪老街东街,为南北走向,也叫解放弄。弄长200多米,宽2米左右。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占据本地,清朝廷为镇压太平军,派满洲旗兵到青村港镇,驻扎于此弄内镇压,市民就称该弄堂为"满洲弄",解放初改名"解放弄",但老青村人仍惯呼"满洲弄" 优秀历史建筑, 张炳官古宅位于青溪老街东街56号64号,座北向南,一进二棣五开间,东西各有厢房,中设庭院。建筑小青瓦屋面,两棣各设垂脊,硬山顶,山墙设观音兜,木质雕刻精美,整体面积五百多平方米。2017年5月15日被列为"奉贤区文物保护点"。 刚出锅的酥肉,像肉冻一样颤动,,令人食欲大开。 我喜欢沿着老街漫步,倾听那些老宅子的故事,感受那些古老时光的痕迹。 来到东大街的尽头,有一座单门的石牌坊,门楣上刻有“青溪老街”四个大字,一看就知这座牌坊有年头了。 进入牌坊,一块古石上也刻有“青溪老街”。 街边有家葫芦非遗馆,展示了各种葫芦。 风雨长廊里也挂满了各式彩灯,增加了节日气氛。 青溪古镇目前仍然保存着六座晚清时期的古桥,它们默默地见证着古镇的历史和变迁,静静地守护着青溪的街巷,承载了几代人的脚步。 三祝桥 这家院子里的摆设非常具有江南大户人家的味道 午餐后,我们到南园“一尺花园”去喝茶休息。 南园是元代松江府富豪所建,里面曲径通幽,基本保留了古宅原有的模样。一尺花园保持一如既往的风格,将古宅改造成咖啡馆。 这里沿河也设有露天位子,供游客赏景、休息。 青溪古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每一座古桥、每一条街巷都有着故事等待我们去探寻。这个古镇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一个真正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传统和现代交融的地方。青溪古镇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相信一定能够给你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