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

胖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机拍照:胖子</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胖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shè)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千米,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宋至明清时期,徽州古城多次扩建和修缮。民国时期徽州古城景观受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出台了多项措施保护古城,并对古城进行了修建。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内主要景点有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p><p class="ql-block">1986年,徽州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AAAA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徽州古城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位于歙县徽州古城景区的核心区域,是徽州府的标志,建于元末明初,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格局,为中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三路数进,巷道纵横,布置整肃,分区明确,是比较典型的官式做法。整个府署是一个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临街衢。府衙三重院落和东西两路与东、南谯楼及古城墙成为徽州古城具有代表性古建筑群,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廉政教育、旅游接待、休闲娱乐提供了综合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徽州古城列入国家AAAA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同年11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四大古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上,歙县徽州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和重庆安居古城结成战略联盟,加强在古城保护利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行知纪念馆位于歙县中和老街,1984年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陶行知少年时曾在此读书。馆名乃初建时,由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p><p class="ql-block">1991年和2003年两次扩建,占地1700平方米。纪念馆大门为南向,用青灰色水磨砖砌,大方砖门额镌刻胡耀邦手书“陶行知纪念馆”六个填金大字。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瞻仰厅正中是2.6米高汉白玉质地的陶行知半身塑像,厅内还有宋庆龄题匾“万世师表”、毛泽东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手书“爱满天下”、江泽民题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郭沫若手书的陶行知名言。展厅分7个时期展示陶行知光辉的一生,分别为出生农村清寒家庭;留美归来后站在五四运动前列;任《新教育》杂志主编和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最早注意乡村教育;成为新教育运动的旗手;走遍全国进行抗日教育的宣传;积极投入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的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陶行知纪念馆被国家教委等6个部委命名为“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