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楚辞”最感人的内容

焦尤杰

<p class="ql-block"> 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爱国是最感人的内容。“楚辞”的爱国内容之所以感人,取决于屈原成功的、充满感情的语言书写。</p><p class="ql-block"> 无辜遭贬,流放江南,屈子离乡走,一步一回头:“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哀郢》)</p><p class="ql-block"> 怀念郢都,形诸于梦,其意殷殷,其心拳拳:“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抽思》)</p> <p class="ql-block"> “楚辞”的爱国内容之所以感人,也取决于屈原以身殉国、杀身成仁的行动书写。</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楚王仓皇出逃,君王蒙尘,故国沦陷,屈原失去精神寄托与心理依靠,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投汨罗江自尽。</p><p class="ql-block"> 屈原用语言书写爱国,也用行动书写爱国,行动书写爱国是语言书写爱国的有力注脚,二者不仅感情性质高度一致,感情强度也都异常强烈。行动书写爱国,让屈原成为一个爱国者,语言书写爱国,让楚辞成为不朽的爱国诗篇。爱国者让爱国者的诗篇更感人,爱国诗篇让书写爱国诗篇的爱国者更伟大,爱国者与爱国诗篇互为成就,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大同世界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大同世界来临之前,分国而治将长期存在,只要有国的存在,教育民众爱国,就是一个重要任务,只要有国,就有爱国教育,阅读屈原的“楚辞”具有接受爱国教育的性质,“楚辞”就是爱国教材,这让“楚辞”的影响跨越时代,跨越国别,具有深远、广泛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今天,普通民众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而屈原与楚王同宗,是楚国重臣,亲历楚国兴衰存亡,因此,屈原与楚国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爱国情怀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屈原的这种爱国情感不空洞,不虚假,真实,具体,泣鬼神,感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