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称:鲁继田</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2029831</b></p><p class="ql-block"><b>插图:网络</b></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老家河北省清河县,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饱含温情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老同志在冀南地区英勇地打过游击。其间,当地的堡垒户给予了他诸多关怀与帮助。某一年春节,他特意回到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看望曾经的堡垒户。</p><p class="ql-block">老友重逢,相谈甚欢。老同志提出,想吃一顿当年常吃的菜豆腐。那熟悉的味道一上桌,他便一连吃了三大碗。可没想到,因吃得太急太多,撑得胃肠极不舒服,最后不得不吃上健胃消食片来缓解。</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菜豆腐这种吃食很是特别,天天吃或许会让人厌烦,可若是隔上一段时间不吃,还真会馋得慌。</p> <p class="ql-block">菜豆腐,也被称为小豆腐,是冀南当地人钟爱的美食。它实际上是一种粥,主要由黄豆、小米和菜叶制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丰富,口感上佳。</p><p class="ql-block">在清河的县志中,早有关于菜豆腐的记载。用小拐磨磨黄豆,再加入小米熬煮成粥,被称作“甜磨子”或“磨糊子”。如果将青菜叶剁碎放入锅中,加少许盐煮熟,菜少的称为“菜和和子”,菜多的便是“菜豆腐”。用于做菜豆腐的菜种类繁多,不仅有常见的菠菜、油菜、白菜,还能用萝卜苗、红薯秧、北瓜花、芝麻叶、苜蓿芽,甚至是榆叶、槐叶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我久远的记忆深处,家中餐桌上时常出现菜豆腐系列的饭食。每当大人们满心欢喜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菜豆腐,再拿起一个质朴的菜饼子,然后夹上一筷子酸辣开胃的腌辣椒,便开始吃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可那时的我,望着这些,总是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丝毫没有食欲。毕竟,日复一日,餐餐皆是菜饼子、菜窝窝、菜白粥,净米净面做成的饭食,对我来说实在太过陌生了。</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细心的奶奶心疼我,为了能让我吃得高兴些,在下米的时候,总会特意把米往大锅的一边集中放。等掀开锅准备吃饭时,就能先给我捞上一碗浓稠的饭,那里面藏着奶奶满满的疼爱。</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渐富裕,粗粮逐渐减少,人们几乎只以大米白面为食。这时候,对菜豆腐的思念反而愈发强烈了。由于没有了从前的拐磨子,人们就用黄豆面掺和到小米粥里,再加上一些菜,煮熟了称之为“懒豆腐”。偶尔吃上一回,也能吃出小拐磨菜豆腐的味道来。</p><p class="ql-block">如今,有了豆浆机,将泡好的黄豆放入其中,通电后很快就打碎了。把豆浆和豆渣混合在一起,加入小米,还有预先准备好的菜和食盐也一并放入锅中煮一煮,很快就煮熟了。如果事先放进去一些些青豆、芝麻、花生米,口感会更加丰富,既有嚼劲又美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这道源自老百姓餐桌的菜豆腐,让我们在品尝时,既能回想起往昔穷苦艰难的岁月,又能深切感受到如今富裕甜美的生活。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回忆,还有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p> 谢谢阅读 感谢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