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坦·弗洛美》

平平

<p class="ql-block">《伊坦·弗洛美(Ethan Frome)》是一本仅仅一百来页的小说。小说发表于1911年,写的是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为背景发生的故事。为什么到今天依然还有意义呢?人是否要服从内心的呼唤还是要跟随社会的道德约束?这是永恒的人性拷问。书中描述的人性挣扎是那么残酷,悲催,读了让人很难忘却,为书中的人物感慨,为这样的困境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故事描述的主要人物就三个,伊坦·弗洛美(Ethan Frome),他的妻子泽娜(Zeena),还有泽娜的表妹玛绨(Mattie)。伊坦靠着贫瘠的农场为生,家境拮据。他的母亲病重时,泽娜尽心尽责的看护,她的作为感动了伊坦。于是,在母亲下葬后不久,伊坦娶了大他七岁的泽娜为妻。这里,伊坦有爱情吗?只能说更多的是感恩。</p><p class="ql-block">伊坦的个性在这里开始展现,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人,年青时曾经出去读书,终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回家继承那贫瘠的农场。他没有大胆的想法,做事做人总在想着别人会怎么评论。他的婚姻从一开始就缺乏爱,后来泽娜发展出了各种奇怪的趋向,一天到晚说是身体哪个部位疼痛,总是在看医生,找药方。变成了一个脾气很怪的怨妇。让伊坦苦不堪言。读这一段故事,我有点同情伊坦,他木纳寡言,缺乏主见。在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中,不知道体贴媳妇。那么媳妇怨声载道,脾气变得古怪刁钻,也是可以解释的。</p> <p class="ql-block">后来泽娜的表妹玛绨因双亲过世,没有亲人可以投奔,就到了泽娜这里。这是个与泽娜完全不同的女孩。她年轻天真,活泼快乐。比较起整天阴沉沉的妻子,伊坦很快就感受到了玛绨那种青春的活力。但伊坦是个严格受道德约束的人,他不敢妄想,连稍微与玛绨接近一些都会刻意回避。送玛绨去村里参加各种活动,就是希望玛绨找到一个好人家,嫁出去就好了。</p><p class="ql-block">书中有一段村里教会组织夏季野餐,玛绨让伊坦一起去,伊坦拒绝了。只是在野餐结束,接玛绨回家时,他会觉得在野外陪玛绨走那么一截路是多么愉快。而在冬夜的晚上,村里舞会,伊坦在外面等候。看着玛绨与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嬉闹,他又是那么嫉妒难受,他只是抑制了自己的真实欲望而已。这一段书,写得让人很伤感。伊坦是有妇之夫,妻子整天卧床不起,脾气又很坏,日子过得很窝囊。看到活泼年轻的表妹,自然心动。但伊坦守规矩不会越界,甚至连稍微靠近玛绨一点都不敢。他是压抑且痛苦的。</p><p class="ql-block">这样过了一年,伊坦没有任何作为。玛绨却日渐生出感情,喜欢上了伊坦。泽娜是否有察觉呢?书中没有明确写出。在一次看医生后,泽娜借口是医生的嘱咐,她再也不能做任何劳作,需要雇佣一个女仆。玛绨不是个能干的女孩,留在这里没有用,她必须在女仆到来之前离开。</p> <p class="ql-block">玛绨马上就要被赶走了,伊坦怎么办呢?他陷在了这个缺乏爱的婚姻泥潭中。他已经知道玛绨是喜欢他的。但他胆敢背弃妻子,和玛绨私奔吗?他需要起码的钱来逃离这个地方。他有一批木材准备卖出,但款子按合约暂时还不能到帐。他知道邻村一个男子与情人私奔后,妻子也无奈同意离婚。这是个先例。不管怎么说,他先去把木材用来赊账借钱,准备与玛绨一起离开吧。</p><p class="ql-block">去借钱的路上,碰到村里的大妈,路上聊起说是得知他妻子病重,医生说不能干活等的消息。还深表同情,感叹他为妻子坚守是如何地不容易。伊坦听邻人这么一通话,愧疚万分,失去了私奔的勇气。连去借钱的事情都不敢做了。他在众人的心目中是个对妻子忠心诚实的丈夫,与表妹私奔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能发生在他身上吗?更何况还要编织谎言去借钱,面对村里的乡村父老,他实在是做不到。于是,他老实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该走的时候了。他驾上车准备送玛绨去车站。路上他们经过一个人们常常滑雪的斜坡。为了度过两人最后一起的宝贵时光,玛绨提议他们下车滑雪橇玩玩。滑雪冲下斜坡的刺激与快乐让两人忘乎所以。年轻而又不顾一切的玛绨建议,他们既然相爱又不能在一起,不如一起冲下斜坡撞上大树,一了百了,至少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在一起的。伊坦在这一瞬间是犹豫不决的,但玛绨的狂热拖着他不能正常判断,就这样两人相拥坐着雪橇冲向了大树。在生命的每个关口,伊坦永远是不能自主决定的人。他被玛绨用“爱”的力量拖向了这最后的冲刺。</p> <p class="ql-block">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是悲剧的结局,但某种意义上是完美的殉情。可伊坦并没有如此幸运。他撞成了腿残疾,伤好后还能一瘸一拐地走。玛绨也没有死,她半身瘫痪。他们这一生是无法分开了,正如他们所愿。泽娜无法赶走玛绨,她反而必须照顾这个半瘫的表妹,因为玛绨没有任何其他亲人在世了。泽娜从那个成天抱怨身体疼痛的怨妇,又重新活成了照顾他人的尽责看护。而玛绨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变成了整天哀怨,卧床不起的瘫子。</p> <p class="ql-block">故事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记述的。而且是在伊坦那悲催的雪橇事故发生二十多年后记下的。伊坦,泽娜和玛绨都还活着,头发花白,年近半百。依旧住在那个贫瘠的农场里,靠着农场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故事的叙述者因为一场大风雪,无意间进入了那个阴暗昏黑的小房子。二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外人探访过,亲眼看到了这可怜的三人生活。事后他从村里人们的讲述中了解到了前因后果,不胜感慨。人生像是一场讽刺,还是有某种轮回?伊坦的故事给了人们很多疑问思考。一个老实巴交的好人,他的命运,是一系列选择构成的。是对是错,没人可以判断。在那样的环境下,就留下了这样让人唏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