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都”——江西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五)

东方君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二苏大”会址</b> “二苏大”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市沙洲坝镇,距城区4公里,包括中央政府大礼堂、中央革命博物馆旧址、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料陈列馆。1933年的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为了解决大型集会的场所,尤其是为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建造大礼堂。大礼堂风格独特、气势雄伟,是苏区时期的标志性建筑。&nbsp;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b><br>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它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中的一顶红军八角帽,寓意着红军永远驻扎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大礼堂的门首上方,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4个大字,这是由“苏区秀才”黄亚光书写的。大礼堂共有两层,楼面为回廊式,并有阶梯式楼座,楼下呈半圆形,整个礼堂可容纳2000多人。这个大礼堂是苏区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br>红军主力长征后,“围剿”中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第10师、第36师占据瑞金,并把大礼堂拆毁。大礼堂于1956年重新修建,室内陈列的是“二苏大会”历史场面复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b>大礼堂外观</b><br> 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位于瑞金城西北沙洲坝的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隆重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693名,候补代表83名,旁听代表1500名,毛泽东为大会致了开幕词。大会期间,代表们听取了毛泽东作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的经济政策》这两篇文章就是从这个报告中节录下来的。<br><b>大礼堂内部</b><br> <b>防空洞</b><br>建于1933年,具有配套的防空安全措施,是共和国人民防空史上的早期典范建筑。它依山就势,用坚硬的松木和粘实的夯土搭筑而成,规模大,能容纳2000人,里面设照明处、通风口和下水道,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具有隐藏、稳固、方便和安全的特点。当年,在大礼堂召开各种会议时,遇有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与会人员可及时输散,进入防空洞,有效保障了人员的安全。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防空洞被国民党填埋。2005年,国家人防办和江西省人防办,以及国家和省文物局,再次拨出专款,对防空洞进行维修并重新开放。<br> <b>中央革命博物馆旧址</b><br>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个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幢普通的江南民居,当年第一间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其它房间均为陈列展室。与当代的博物馆相比,这个博物馆显得异常的简单。这里还曾用作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的办公处。<br>1934年1月,“二苏”大会召开期间,中央革命博物馆就在这幢杨氏民房里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br> <b>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陈列馆</b><br>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陈列馆是全国首个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题的陈列馆,于2015年11月7日建成开馆。<br>陈列馆位于瑞金市沙洲坝“二苏大”旧址西北,建筑面积2909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客家民居风格,内部设计八个主体展厅(含序厅),展示内容分为建立工农民主政治的探索、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苏维埃的民主选举、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法律的维护与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等七个部分,全景展现了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br><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  &nbsp;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b>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位于瑞金市区城西塔下寺。景区分为南园和 北园:南园主要有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烈士亭、毛泽覃雕像、滨水景观区、龙珠塔等景点。北园,是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情景体验为一体的大型红色旅游公园,占地400亩,主要有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红五星音乐广场、苏区精神铜字、中华苏维埃纪念鼎以及中央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闽浙赣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湘鄂西苏区、湘鄂川黔苏区、琼崖苏区、广西左右江苏区、闽东苏区、西北苏区、鄂豫陕苏区等十三处苏区雕塑景观。 <b>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b><br>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是中宣部批准的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该馆该馆占地面积68亩,建筑面积101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2007年江泽民同志为新馆题写馆名。<br> 博物馆前的大型雕塑 苏区精神铜字广场 红军雕像 景区南园 <p class="ql-block"><b>(全文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