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靳福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月是元月,是一元复始,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活动从中国汉代起源,一个“闹”字好生了得。元宵的“闹”是多种节俗形式的合奏,最突出的是声音与色彩。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更响,歌舞游乐的人声更欢畅。除舞龙、舞狮外,南北地方在元宵节期间都献演乡村戏剧,北方的秧歌戏,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都是元宵常演的剧目。与除夕形成对比:除夕夜是在家团聚,而元宵夜则是外出逛灯,热闹非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民间传统,在元宵节皓月高悬的夜晚,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人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庆佳节,其乐融融。不少地方还有要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些活动盛行于海峡两岸,在海外唐人街也年年欢庆。</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北方,元宵是“滚”出来的。制作过程是将馅料切成小块,蘸水后在糯米粉中滚动,直到变成圆润饱满的元宵。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与包饺子类似,外皮软糯细腻,馅料丰富多样。既有甜口的也有咸口的。南方还有放孔明灯等传统活动,更注重花灯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枝头,五彩斑斓,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台湾过元霄节除了吃元宵,还喜欢玩烟火、踩庙口、放风筝等活动。香港元宵节被称为“灯节”,人们点亮万家灯火,象征着生活幸福美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月十五闹元宵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中的热闹情景,通过声光效应和优美图案达到视听效果,展示了各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在节日中感受到团圆和幸福的氛围,所以“闹“字实际上是“创造”节日欢乐的主要目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