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宋大峰一日游:探寻历史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沙漠玫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年前的今天,我们和老妈在汕头潮阳的宋大峰,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是海内外乡亲慕名瞻仰寻根谒祖的知名景区,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更深入了解了宋代高僧大峰祖师的生平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门两侧是</span>南宋丞相文天祥手书的“和平里”碑,有先贤墨迹“和平桥”碑。都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和大峰祖师生前的足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步于景区内,迎面而来和平鸽欢迎着我们,不远处的大峰古井,是历史文化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游玩这里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大峰古泉位於宋大峰祖师墓道的通衢东侧,三米多见方,井沿围有石栏杆,栏杆上镌刻有两副冠首且垫底的回文朕:大峰积德积峰大,峰大流芳流大峰。古为今用今为古,泉生水流水生泉。井栏一边正中,立有碑记一块,上书「大峰古泉」四个大字,并附有一百多字的碑文。碑文大意是:宋宣和年间,僧大峰游缘至潮邑和平里,时逢干旱,田园欠收,瘟疫肆虐,饿殍遍野。大峰想拯民于危难之中,但苦于水咸,无法配药,几番寻找,遂得此龙须泉,终使乡民解厄。</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就可以看到南疆一峰牌坊,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亭长18米,宽48米,高15.68米,由168块大花岗石砌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石结构大牌坊。“南疆一峰”四个雄壮观、浑厚有力的闪闪大字,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踏上108级台阶,经过五彩缤纷的奇花异卉以及绿茵如毯的芳草地、玲珑别致的喷水池、养生池、翔龙津。正好有英哥队伍在排练,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声入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造型奇特的假山和观音菩萨养生池。这里的精致设计让人赞不绝口,感叹古人智慧的结晶。池边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让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峰祖师乃是北宋末年潮阳著名高僧,据说来自福建,原籍浙江温州,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宋宝元二年(1039年)诞于豪门,幼性聪颖,才思敏捷,勤研诗文。至长终成大器,金榜题名,位列进士,当过浙江绍兴县令。为官几年,因不满当时朝政腐败,不愿同流合污,遂弃官遁入空门,法号大峰。</p> <p class="ql-block">  大峰祖师在北宋末年来到潮阳地区,正值旱灾和瘟疫肆虐,他设坛祈福,施医赠药,救助民众。当时练江水流湍急,常有翻船事故,他发愿建桥以通往来,四处奔走募捐,最终建成和平桥。由于操劳过度,他在桥建至16孔时圆寂。乡民继续完成桥梁建设,最终建成全桥。</p><p class="ql-block"> 大峰祖师乐善好施的行为深受当地人感念,人们将他供奉起来,逐渐形成了大峰信俗。几百年来,潮汕地区的善堂文化深受大峰祖师影响,善堂遍布潮汕及东南亚各地,成为弘扬中华善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沿着主轴线前行,我们来到了大峰祖师亭和祖师墓。这里是纪念大峰祖师的地方,亭内供奉着他的塑像,庄严肃穆。老妈虔诚地敬香祈福,我也在心中默默许下心愿。不远处的报德楼和纪念馆则展示了更多关于大峰祖师的历史故事,令人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峰祖师亭,长22米,宽16米,由16根巨石柱支撑而成。亭阁建筑风格独特,楹檐雕刻精细,花虫走兽形象逼真,呼之欲出,亭顶琉瓦飞彩,龙凤朝阳,泻红荡绿,格外醒目。亭匾额“大峰祖师亭”,由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郑午楼博士敬题。玻璃柜内是一尊大峰祖师汉白玉坐像,高28米,宽165米,重3.5吨,是从缅甸运来的。</p> <p class="ql-block">  “宋大峰祖师墓”坐落于祖师亭的后山坡,前方朝向飞天蝴蝶峰,后依雄狮山。于明太祖时代修,近年和平报德古堂陆续加以修整,使大峰祖师墓恢复了原貌。宋大峰祖师墓碑中间碑文为“宋大峰祖师墓”,右侧小字为“中华民国丙戌(一九四六)腊月吉日修”,左侧小字为“各县市善堂代表大会”。该墓由报德古堂重修,气势规模皆较前扩大,现为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祖师亭南是报德楼,楼形构状奇特,山半建筑,楼上生亭,高低参差,栏台异趣。与祖师亭互为呼应,护卫着大峰祖师的英灵。登祖师亭和报德楼,身后峰峦簇拥,林涛声声,极目远山如黛,练江如碧。山上清岚草色,云蒸霞蔚,山下一畴平川,稻菽飘香。大峰祖师当年梦想过的亦真亦幻的峰外桃园,勤劳智慧的和平人民手中,将变成比梦想更加美丽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大殿,在左侧有一块大峰石,这块“大峰石”高约3米,因酷似狮子卷起的尾巴,原称“狮子石”,后因宋大峰结庐龙泉,并在这里设坛念经,为民祈福,就更名“大峰石”。上面镌刻着“大慈大悲,救善救难”八个大字,是1991年8月26日,泰国侨领、和平报德古堂名誉董事长郑午楼博士前来拜谒大峰墓时,挥毫泼墨写下的。</p> <p class="ql-block"> 大峰祖师纪念馆,绕过购物街,从侧门进入“宋大峰祖师纪念馆”。大峰纪念馆于1996年3月2日落成。大峰纪念馆用地17.5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陈列有宋大峰祖师生平的简传,大峰祖师用过的香炉和珍贵的纪念品,慈善界知名人士的书法,党政各界人士给纪念馆留下的墨宝等。</p> <p class="ql-block">  报德楼是马来西亚侨领马兴松先生倡导,由海内外许多善堂信徒集资兴建的,这里也是和平报德古堂的办事处。和平报德古堂是在大峰祖师慈善精神鼓舞下成立的慈善组织。这个组织以集资解困为宗旨,将平时收受的捐款用于扶贫济困。遇有灾祸便捐助衣食,救火救灾,收埋野尸等,深受广大民众的好评,也得到海外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在南疆一峰牌楼的对面,拥有精致的亭台、九曲桥和拱桥,每一处都散发着古典的韵味。登顶远眺,更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与文化,是感受古风古韵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返回路过了一座名为“和平桥”的石桥。桥上刻有南宋丞相文天祥手书,细细品味着这些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桥下的湖水波光粼粼,远处的山脉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潮阳大峰风景区不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宝库。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