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秦韵流芳唱古今”—秦腔《忠报国》正月里盐池上演

大华哥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333333">非遗传承年味浓,秦腔盛宴润民心。2月6日,正月初九,秦腔传统名剧《忠报国》在宁夏盐池县文化馆剧场上演,拉开了“在宁夏· 非遗过大年”2025年“盐州大集·民俗嘉年华”冬春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秦腔演出的序幕。首场秦腔演出现场掌声不断,戏迷的热情烘托了浓郁的年味。</fon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今天是正月初九,有道是:天公赐福,长长久久,那怎么少得了戏曲来捧场。戏曲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而它所代表的文化,也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一些地方的集市、春节,第一出戏一定要从《忠保国》开始,“忠诚徐杨二进宫,竭诚奏表忠保国”,</b><b>讲得是历史上精忠报国的故事。这种现象成了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称之为“武戏开场,文戏收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1, 51, 51);">戏迷都知道,大西北还有一个讲究,不论哪里去请秦腔团演戏,打头阵的一定是《忠保国》,这是一个剧团实力“亮箱底”的好戏,里面的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比如花脸有徐延昭,二花脸有杨俊青,白脸有李良,须生有杨侍郎、大郎,旦角有李艳妃、徐小姐,红生有马芳,丑角有赵飞,</b><b>看点十足。</b></p> <p class="ql-block"><b>秦腔传统戏曲《忠保国》以明朝穆宗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定国公徐彦昭和兵部侍郎杨波为保护太子朱常洛,阻止李艳妃之父李良篡位的故事。该剧也有《二进宫》《黑叮本》《大保国》《赵飞搬兵》《徐杨叮本》《升官图》《大升官》等别名,取材于《明史·马保列传》。其中《二进宫》为著名折子戏,盛演不衰。秦腔《忠保国》有一个片段被称为戏曲史上最有杀伤力的是,艳妃和忠臣徐延昭“逐渐暴躁”式的“吵架”名场面。</b></p> <b>剧情简介如下:<br>明穆宗朱载垕去世时,太子年幼无法继位,李艳妃垂帘听政。艳妃受其父李良诱骗,将朝政交李良执掌,答应在太子长大后还政于太子。</b> <b>对此,定国公徐彦昭和兵部侍郎杨波联名抵制,向艳妃力谏,未果。李良执政后,将艳妃及太子封锁在昭阳宫院内,图谋篡位。</b> <b>徐彦昭对李良的狼子野心早已料到,并有所准备,事先已将女儿派进昭阳院侍奉艳妃,以便随时通风报信,便于及时采取对策。</b> <b>李艳妃见其父篡位面目彻底暴露,亲下密诏恳求徐、杨救她出困境。徐小姐将密诏用箭传至杨府,杨波派义子赵飞出城搬兵。</b> <b>不日搬来杨俊明、杨俊青及马芳多路人马。徐杨此番再见艳妃,艳妃跪地哀求,封杨波为太子太保。</b> <b>李良谋朝封锁宫门困昭阳,徐千岁与杨<font color="#333333">侍郎</font>密谋,派五子赵飞到边外请回八个儿子,合为铲除李良奸贼保得大明天下。</b><br> <b>徐杨即时登殿发兵,拿住李良问罪,廓清朝班,国事始宁。</b> <b><font color="#333333">“正”,为人要忠诚,敢于与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贼斗争。过去讲的是“忠”字。“忠”才是“正”,不忠就是奸。忠奸不相容,忠必胜奸。</font></b> <p class="ql-block"><b>秦腔《忠报国》由宁夏秦腔剧团演出。该剧目是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是正旦、须生、大净唱做功并重戏。</b></p> <b>从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七, 2025年“秦韵流芳唱古今”秦腔演出活动在盐池县文化馆剧场集中演出16场次。</b> <b>据了解,我县春节戏曲庆新春惠民专场演出已连续举办了10多年。自2006年开始,每年吸引近一万多名观众走进剧场过足戏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