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天柱山

深野

<p class="ql-block">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区,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天柱山拥有全球裸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其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p><p class="ql-block">   游天柱山可以坐索道上山,目前天柱山索道在维修停运,大龙窝索道正常运行,可以直接到振衣岗。徒步登山有三四种方案,可以根据体力和兴趣灵活选择。</p><p class="ql-block">  本人分别在1996年5月、2012年8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2022年6月、2023年12月爬过天柱山,且每次爬山路线均不同,认知感受也不同,天气状况也不同,今天是第七次爬天柱山了。</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6日,正月初九,周四,阴,-5-8℃。适逢天柱山门票10元/人的优惠活动,新年里来场说走就走的活动。上午8:30岳西县城出发,9:28到达大龙窝游客中心,80元索道上行到振衣岗。走神秘谷到天池峰,远观天柱峰后,走西关寨、莲花台到炼丹湖。由炼丹湖返回振衣岗,60元索道下行到大龙窝游客中心,下午2:10返回停车场,大约3:20回到岳西县城。</p> <p class="ql-block">  坐索道很快就到了振衣岗,振衣岗位于天柱峰南的五指峰下,海拔1330米。相传古时道家每进司玄洞府,必先于此处整理衣冠,振作精神,以示入洞拜仙之虔诚。如今这里是大龙窝索道的上口,基础设施齐全,游客每到此处照旧要休憇振衣、拍照留念,观景台上还有拍照的“天宫之镜”,今天只要10元/人,之前可是30元/人的收费呢!</p> <p class="ql-block">  振衣岗休整后,登山台阶旁有景区分布图,上台阶后有叉路口,右边是神秘谷方向,左边是总关寨方向。在天柱山五寨(包括总关寨、西关寨、东关寨、南关寨、北关寨,南北两寨现仅为自然风景点)中,总关寨最为巍峨壮丽,景色别致。进寨的唯一通道是衔珠绝壁上开凿的坡度为60-80度的几百级石阶,俗称“梯子关”。在刘源宿草棚、食野炊、指挥十万大军保家抗元的总关寨,可放眼远眺,环顾四周,松奇石怪,气势磅礴;回首下望,刚过的百丈悬崖和千步云梯,险峻山巉绝,居高临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总关寨方向登山,沿途有总关寨门、百步云梯、古炮台、擂鼓石、天柱松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本次选择从神秘谷方向登山,刚开始的段路,坡度较小,两边是典型的花岗岩山石地貌,且路过此处时,天气较好,雨后的山体干净清晰。行走在石阶上,可谓移步换景,时不时地驻足凝望、拍照。</p> <p class="ql-block">  神秘谷是天柱山精华景点之一,神秘谷游线由通天谷、逍遥宫、迷宫、龙宫、天宫等景点组成,全长1000米。26亿年以前,天柱山是一遍汪洋,到了2.4亿年,印支运动使南、北大陆再次聚合,扬子板块强烈向华北板块俯冲,让天柱山浮出水面。由于地壳运动,地底岩浆上涌形成花岗岩,由于受节理、劈理、断裂、崩塌、流水及风化等地质作用,发育成独特的峰丛峰林相间的地貌景观。神秘谷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貌上称之为“花岗岩倒石堆”,谷中巧石天成,巨石迭垒成的众多洞穴,无洞不奇,无洞不幽。谷内还有奇松异木,尤其是鱼鳞木、香榧树、天女花等珍稀植物与姿态各异的黄山松共同形成了谷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象鼻石是神秘谷的第一个景点,这块巧石,石体隆起呈浑圆形,一根石柱朝天而立,颇似大象的鼻子,鬼斧神工,巧然天成,俗称“象鼻石”,它是天柱山怪石中的一个代表。</p><p class="ql-block">  关于神秘谷,资料有描述:“自虎啸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衔珠峰,到达渡仙桥,落差100余米。全谷巨石错落有致,危洞幽深,忽明忽暗,神奇莫测。大洞有三处:称龙宫、迷宫、逍遥宫;怪石林立:有宝剑、笔架、三月鸟。谷内,洞上有洞,恰如楼台层叠;窟中,径径相连,宛如回廊九曲。十三次进出:时而屈身而趋,时而葡萄而行;数十次攀越:时而只容一人挤进卡出,时而可容纳数人并肩。一会儿拽滕摸壁,一会儿马踏平川。暗处,须借一缕微光,摸索迂回;转眼又豁然开朗,长驱直入。两旁峭崖古松:有接引松、虬龙松、犹如铁壁挂画;沿途奇花异木:黄山杜鹃,珍珠黄杨、更似丹墀奇葩。空洞越窟,乐娱迷津;攀崖寻径,别有情趣。无怪道家视此为福地洞天,称之为司玄洞庭洞府。”</p> <p class="ql-block">  约11点,到了天池峰,天池峰位于安徽天柱山主峰区,南接衔珠峰和神秘谷北口,海拔1426米。峰顶宽平,面积10余平方米。上有二池,一方一圆,深不盈尺,不溢不涸,称天池,天池峰由此得名。立崖面南,飞来峰如履足下。峰体西南巨岩忽开两缝,如刀切斧劈,每道缝宽米余,上架两道石桥。桥下深壑万丈,令人目眩,因名试心桥。屹立桥头,脚下烟岚升腾,身边紫雾缭绕,似有飘飘欲仙之感,故又名渡仙桥。峰北崖壁险绝,下临深谷,称试心崖。谷里崖畔,长年松风吟咏,云蒸霞蔚。春夏之际,特别是雨后乍晴,时有佛光。游人至此,胆豪者常立崖临眺,性怯者则只伏崖俯瞰。站在天池峰上观赏天柱峰雄姿则是最佳方位。</p> <p class="ql-block">  天池峰,为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它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登上天池峰顶,可以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里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p><p class="ql-block"> 此处是天柱主峰的最佳拍摄位置,天柱峰,又名笋子尖,海拔1489.8米,为江淮地区最高山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1日上午10点,中国天柱山4位“蜘蛛人”运用“竿绳结合法”徒手攀登天柱峰顶,插上五星红旗,庆祝祖国生日。攀登极顶中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新浪微博、央视新闻移动网和新华社客户端同步直播安徽天柱山这一精彩时刻。天池峰、天乐台、拜岳台和蓬莱峰四个观看点上的游客欢呼沸腾,并隔空高唱国歌。天柱峰海拔1489.8米,相对高差90余丈,坡度达80°,曾号称“飞鸟不敢渡,猿猴愁攀登”。峰体浑身石骨,突起如柱,险绝无比,危峻奇绝,高不可登。蜘蛛人一是把国旗插上极顶;二是用红漆重描“中天一柱”“孤立擎霄”八个大字, 红色刻字,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天柱峰旁耸立着双乳峰,宛若仰卧的女人双乳,逼真而传神。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令无数游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五大著名双乳峰中唯一乳峰乳沟俱全的天然石质山峰。其规模之大,场景之壮观,连黄山的那些小石景也无法与之相比。“养精养气养天地,哺云哺雾哺日月”是一幅双乳峰的名联,当然可用于天柱山双乳峰。安徽有皖风徽韵四大名山,如果说江南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是徽韵代表的话,那么江北的天柱山就是皖风的杰作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堵石墙前,似墙一样的巨大山体上,刻有李白的《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几步,就到了拜岳台,相传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礼天柱山,筑台设坛祭岳,后历代帝王也有祭岳之礼。拜台上镂有“阴阳太极图”,底座图案寓意天圆地方,每圈石块均是九的倍数,象征天长地久。 汉武帝拜岳台3层,高5米多,占地500多平方米。顶层是汉武帝祭台,气魄宏伟;中层是随从官员陪祭处,地面宽阔;下层是护卫之地,森严壁垒。祭岳台两侧有石雕门神两面,面像为勇士,身佩长剑,怒目圆睁。祭岳时,汉武帝亲自点火祭拜,号天柱山为南岳,臣民叩首跪拜,高呼“万岁万万岁”。祭台上,当时有一座“汉燎亭”,明末时毁于兵火。乌以风《天柱山志》载:“汉武帝祭岳所用之大镬(锅)四口,四百年前犹存于山谷乾元寺,明末始毁。”相传,汉武帝祭岳时,看见五岳在云中出现,随命当地官员在祭岳台前建五岳祠。据《安庆府志》载,五岳祠也毁于明末兵火,今天仍可见一段砖墙遗迹。</p> <p class="ql-block">  拜岳台旁有条岔路可以到天柱主峰近前,有鹦哥石、一线天、蓬莱峰等景点。我们今天的计划,没有去鹦哥石和一线天、蓬莱峰,穿过拜岳石,往炼丹湖方向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  柬之洞旧名石门洞,又名仙人洞,因乌以风与其他六位文友曾捐资整修此洞,故又名“七人洞”。此洞由三元石架迭而成,洞分上下二层,有如楼阁,洞里还有石桌、石凳、石床、石灶,可眠可炊。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游天柱曾宿此洞,并在洞前石壁上题书“大宋李柬之宿”六字石刻。站立洞前,凭眺群峰,千嶂万壑,吐雾吞云。</p> <p class="ql-block">  青龙背位于天柱峰东约500米,海拔1370米,峰顶东侧石岗狭长险陡,峰顶西侧危石高耸,似石龙昂首。它有一条形若脊背的陡峭石壁;背上又有一条高达七、八丈,长十余丈,宽不过一、二尺的奇石耸入云端。现已修有栈道,这条“空中栈道”,若曰鲫鱼背,只能说出它的背如弯躬的形状;若曰鳝鱼背,又仅仅指它的光洁圆滑的特点;既要概括其形状又要点明其惊人的长度,取名“青龙背”,倒是十分贴切。</p> <p class="ql-block">  潜龙窟由断层、节理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峡谷风光。两侧巨石壁立千仞,晦暗潮湿,苔藓丛生。中开一缝如游龙入宫。游路盘旋直下共102级石阶,曲折迂回,穿洞绕窟,若明若暗,别有洞天,谷顶一线天光,松影摇曳,烟霞迷离,雾霭升腾,游人至此,恍然置身世外洞天。唐代诗人曹松诗云:“月将河汉随崖转,僧与龙蛇共窟眠”。</p> <p class="ql-block">  “万笏朝天”位于天柱峰为主题的西关群峰,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纪花岗岩组成,因断裂、流水及风化等地质作用形成;远望如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臣子所持的笏板,故名万笏朝天。</p> <p class="ql-block">  朝天阶是西关寨下山路上较陡的一段上行台阶,上去后最后一次回望天柱峰,又俯瞰云雾中的炼丹湖。</p> <p class="ql-block">  西关寨位于天柱峰南1500米,由石级、寨垛、石墙构成,左山壁崖为径,右山合谷为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奇险无比,保守无虞”。</p> <p class="ql-block">  七星池位于天柱山莲花峰上,露出地表的花岗岩表面分布有大小不等的七个石臼,俗称七星池。</p> <p class="ql-block">  莲花峰由中粒二长花岗岩构成的锥状峰,海拔1306米。峰顶巨岩竖裂如瓣,似荷莲争妍。旁又一小岩,危石削耸,如莲包出水;有花有蕾,巧趣横生。莲花峰顶有天然洞穴,称莲花洞,可容纳数十人。南壁有孔似窗,可凭眺周围群峰。2009年缘莲花峰石壁架设栈道,奇险异常,远观似“玉带绕莲花”,构成天柱山奇绝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甘露泉,其中有条岔道,大约2km可通振衣岗,从那里坐索道下山到大龙窝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五指峰,位于天柱峰南约600米处,柱状岩石的典型景观之一。峰顶巨石竖裂五指,从良药坪仰首西北望,极似一巨掌伸张的五指,招手迎宾或送客下山。</p> <p class="ql-block">  南山八卦阵,是一处花岗岩崩塌堆叠形成的崩塌堆积洞穴,分为三层四门,错综复杂,犹如迷宫,故称“南山八卦阵”。</p> <p class="ql-block">  左慈炼丹房,原名狮子洞,炼丹焙药台在洞后上方,东汉炼丹术创始人左慈曾在此修道炼丹,系岩石节理风化剝蚀崩落形成的洞穴。</p> <p class="ql-block">  这群山围绕之中,还静静地陈列着天柱山的山间翡翠—“炼丹湖”,炼丹湖是隐于安徽天柱山山坳中的一处高山湖,海抜1100米,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它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可与长白山天池相媲美!相传汉未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炼丹湖”的名称即来源于此。“炼丹湖”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p> <p class="ql-block">  下午2:10,我们坐索道回到了大龙窝游客中心,再驱车返回岳西,3:30左右回到家中。</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是家门口的名山,作为安徽三大名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素以“雄峰、奇石、秀水、洞幽”四绝著称,山间景点众多,其中主要景点有天柱峰、一线天、神秘谷、渡仙桥、蓬莱岛、飞来峰、天柱松等,在登山的途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景观。从1996年至今,我先后五次上天柱山,东线、中线、西线都走过,发现自己越来越迷恋天柱山的奇峰、怪石、迷窟、秀松,据说还有一条北线可登山,但一般游客未能涉足,期待下一次的天柱山之旅,憧憬着体验北线登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风景区,不仅风光优美,每年还有许多免票优惠日,对特殊人群也有优惠政策。但索道费太贵了,性价比很低,大龙窝索道上行80元、下行60元,而上行、下行一起买也不优惠。我之前没买过这里的索道票,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合理之处。其实上天柱山,从佛光寺登山难度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徒步上山,既挑战自己锻炼了身体,又节省了开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