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大年初八,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领导们戏称为开工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有会议,早上时间非常紧张。7点多起床早餐后急忙赴单位,和其他领导一起给同志们拜年,抓紧时间落实相关工作及下一周工作计划。终结过年模式,开启复工复产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不了的地方是诗和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永远是故乡。这个春节仍然没有回老家过年,长年在外,老家已经只在记忆之中了,房子年久失修,也缺水少电的,早已住不成了。父母在世时就已衰败不堪,现在就更无法收拾了。过年也就只好在安身立命的第二故乡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已永远难以回去了。可有,可无,可去,可留,取舍之间,便是人生。心若不在,何必强求。人若不爱,何必强留。世间诸事,皆有定数。缘来则聚,缘去则散。存我心者将心比心,心存我者以真换真,且听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燕云十六州,曾经关系着中原王朝的安危与生死存亡。主要包括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等十六个州。燕云十六州地处辽阔的华北平原北部,是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丢失了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就会无险可守,使北方的门户顿开。燕云十六州气候温润,草料充足,历来盛产战马。由于后晋石敬瑭擅将国土授受,致使北方的门户大开,同时也失去了战马养殖地,且为后世的相互攻伐战乱不已埋下了祸根。北宋的消亡和覆灭,罪魁祸首就是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请神容易送神难。石敬瑭死后,历代君主对此耿耿于怀,多次想夺回旧地。但对于契丹来说,到嘴的肉焉能吐出来。一方认为:这土地本来就是我们的,先前那个人私自转让,我不同意。另一方认为:这片土地既已归我,你们还想夺回去?没门!于是,中原王朝与辽国为了此事,打打杀杀了几十年不得安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无数为梦想拼搏的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直抵人心的话语,吹响新一年风雨兼程再出发的奋进号角。新春开工之际,一起学习,获取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p><p class="ql-block"> “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p><p class="ql-block">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p><p class="ql-block"> “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于;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p><p class="ql-block">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文化里,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福瑞。乙巳蛇年,希望全国各族人民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日廉洁古诗词一首,今日是宋代陈必敬的《钓台二首(其一)》:</p><p class="ql-block"> 公为名利隐,</p><p class="ql-block"> 我为名利来。</p><p class="ql-block"> 羞见先生面,</p><p class="ql-block"> 黄昏过钓台。</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围绕“名利”与“隐逸”展开。首句赞美了那些不为名利所动、选择隐居的高士,反衬出诗人自己对名利的追求,从而凸显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当诗人面对这样的高士时,他感到羞愧,这种羞愧不仅源于对名利的追求,更在于他对此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以黄昏为背景,诗人悄然经过钓台,透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自省。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名利与隐逸之间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矛盾。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所有人内心挣扎的写照,具有深刻的普遍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5日 古肃州城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