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名县在河北省邯郸市的东南部,这里文化厚重,底蕴丰富, 在大名古县城的东街,尘世的喧嚣与历史的静谧悄然交织,华北地区最大的教堂之一,大名天主教堂就静静矗立在这里,它还有一个满含温柔的名字——“宠爱之母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它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它带着哥特式建筑独有的浪漫与庄重,向世人展露容颜。百年时光悠悠流转,它像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目睹了无数的兴衰变迁,周身都沉淀着历史的厚重韵味。建国前,这里曾是邯郸教区的核心之地,主教府的威严在这里彰显;如今,它作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张老照片记录了在1926年前后站在东城门楼上望大名东街的景象,能感觉到这座教堂就像是大名府的一个独特标志,它与周围的中式传统房屋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的交融。那高大的尖顶建筑,就像是在向人们讲述着一段遥远而神秘的宗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3日于同一地点,我站在城墙上俯瞰,如今这里依旧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的老式建筑在黄色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而那座教堂,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夜晚,人们穿梭于街道之中,有的会停下脚步,抬头仰望那教堂的尖顶,心中或许会涌起一种敬畏之情。教堂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为这个地方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赶在夜幕降临之前参观并拍摄的。这座教堂的诞生,与法国天主教会的庚子赔款紧密相连。法国籍教士郝司铎,宛如一位严苛的艺术导师,全程监督着施工的每一个细节;竣工后,由法国籍刘主教“祝圣”启用并赋予它名字,自此,它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建筑面积大约1440平方米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是当时中国第二大教堂</span>。钟楼与礼拜堂相互依偎,好似一对亲密无间的伙伴。整体呈现出十字形,砖石木三种质朴的材料,在工匠们的巧手下,搭建起了这座神圣的殿堂。钟楼稳稳地坐落于建筑的北端,46米的高度,仿佛要冲破天际,与苍穹对话。楼上三面,直径1.42米的大钟静静镶嵌其中,每当整点的钟声响起,那悠扬的声音便会悠悠飘荡,似是历史的轻声呢喃,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正门上方3米处,有一座供龛,圣母抱耶稣的玉石像安然端坐其间,细腻的雕刻让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周身散发着柔和而圣洁的光芒。像的两侧,镌刻着一副对联:“欲识其宠请看怀中所抱,要知厥能试观掌上所持”,横批“宠爱之母保障大名”。字迹苍劲有力,寥寥数语,却将人们对圣母的敬仰与祈愿展现得淋漓尽致。钟楼前的月台,宛如一个时光的舞台,曾经有多少虔诚的信徒在此驻足,又有多少真挚的祷告在这里飘散。月台前方的两侧,对称分布着两个高20多米的小陪楼,它们宛如忠诚的卫士,不论风雨如何侵袭,始终默默守护着这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大名教区(Dioecesis Tamimensis)是天主教在中国河北省建立的一个重要教区。主教座堂就设在大名宠爱之母堂,由匈牙利耶稣会(S.J.)管理,首任主教是查宗夏。这座教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见证了无数信徒在这里寻找心灵的慰藉。查宗夏主教,他身着长袍,头戴黑色礼帽,胸前挂着十字架勋章,他的身影仿佛一直守护着这座教堂。在教堂里,信徒们有的在默默祈祷,有的在聆听神职人员布道,这里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的氛围。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来,那五彩斑斓的光线如同希望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信徒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大名古城热闹非凡。这座教堂声名远扬,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有序排队,分批次进入。教堂外墙采用磨砖对缝工艺,每一块砖都紧密排列,历经岁月沉淀,静静诉说着当年建造时的艰辛与匠人们的执着。</p><p class="ql-block"> 我随着队伍走进教堂,映入眼帘的是18.5米的挑高空间,刹那间,一种直抵灵魂的神圣感扑面而来。堂内,砖饰券顶别具一格,11米的中间净跨由38个墙柱与22个金柱稳稳支撑,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此彰显无遗。这些柱子矗立其间,宛如坚定的信仰支柱,撑起了这片庄严肃穆的神圣天地 。</p> <p class="ql-block"> 后面二楼有个巨大的管风琴,已有百年的历史,它是由音乐之乡奥地利所制作。传说它演奏时声如红雷,细如鸟鸣。那悠扬的琴声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声音,当它响起的时候,整个教堂都沉浸在一种神圣的氛围之中。</p><p class="ql-block"> 再看右侧下面有个百年的八角洗礼池,这是一个基督教信仰的重要象征。在洗礼池边,信徒们会想起自己接受洗礼时的神圣时刻,那是他们新生命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它不仅仅是一个洗礼池,更是一种信仰的寄托。当信徒们围聚在洗礼池周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信仰的坚定。</p> <p class="ql-block"> 教堂深处是圣堂,用四级石头砌成,前方这座山象征以色列的各各它山(Golgatha),山顶放着十字架,山上供有三尊像,中间是耶稣苦像,右边是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像,在默默守护着耶稣,左边是他的门徒若望像。耶稣神情悲悯,仿佛在凝视着人间的苦难,又似在给予信徒们无尽的慰藉与救赎。信徒们在这里祈祷礼拜,感受着信仰的力量与安慰。</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像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这里永远是一片宁静与祥和。信徒们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找到了前进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大堂内共有三重窗62扇窗户,镶嵌五彩玻璃,宛如一幅幅梦幻的艺术珍品,当阳光透过这些玻璃洒入堂内,五彩斑斓的光影便在地面上肆意跳跃、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彩色玻璃是由国家文物局特别定制的,右边的彩色玻璃描述的是耶稣的门徒,左边的则是传教士。东西壁悬挂着“苦路十四处”油画,画家们用手中的画笔,以鲜艳的色彩生动地描绘出耶稣受难的历程,每一笔都饱含着信仰的力量。大堂内,数行跪凳整齐地排列着,它们安静地等待着每一位教徒的到来。这些跪凳,承载着信徒们的虔诚与希望,每一次教徒们屈膝跪地,闭目祈祷,都是一次心灵与神明的深度对话,是灵魂在信仰的海洋中寻找慰藉与力量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这些彩色玻璃和壁画就像是历史的画卷,向人们展示着宗教故事的深刻内涵。信徒们站在这彩色玻璃和壁画前,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些遥远年代里发生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右侧有两个小亭子为忏悔室,也被称为告解室。正如孔子所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时,便会来到这里,通过虔诚的祈祷寻求罪过的赦免。这是一处让人深刻反思自身过错的地方,人们在此袒露内心,放下沉重的负担,获得心灵的慰藉,从而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开始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教堂,在夜晚灯光下显得庄重而神秘。塔楼上的钟表清晰可见,月亮挂在天空中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的感觉。夜晚的教堂就像是一位沉睡的巨人,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偶尔传来的钟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也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色彩随着灯光变幻。刹那间,冷冽的蓝光点亮,它好似被无垠深海环绕;眨眼间,明暖的橙光泛起,如被裹上一层暖阳般的光辉;随后,庄重的紫光浮现,仿佛在举行一场无声的神圣仪式。</p> <p class="ql-block"> 回望教堂,感慨万千,宠爱之母,一望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