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金 忠</p><p class="ql-block">摄影 金忠等</p><p class="ql-block">“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看到这首诗,就想起了在清明时节开放的桐花、就想起了泡桐树当选“市树”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泡桐树跻身铜陵的“市树”行列,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我以为最直接的原因是当年三家新闻单位记者主动联手宣传泡桐树,引导广大市民<span style="font-size:18px;">认识泡桐、关注泡桐,为泡桐树投票的结果。</span>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宣传泡桐、推选市树的往事一直忘不掉,以至想写文章纪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1988年植树节前后,我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铜陵日报社记者陈百茹、</span>铜陵广播电台记者杨斌一同去“铜陵国营林场”采访当年植树造林工作。负责给我们介绍情况的是林场的一位方姓技术员,他讲完铜陵整体绿化安排之后,重点介绍了泡桐树在铜陵种植和推广价值。他说:泡桐树在铜陵有悠久的栽种历史,早在宋代著名的植物学家铜陵人陈翥就撰有专著《桐谱》,对铜陵泡桐的类属,习性、种植、采伐、利用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关键是铜陵有研究泡桐和发展桐材产业的优越环境与良好条件。方同志怕我们不信,他又递给我们一叠关于泡桐的文字材料,特别强调了种植泡桐树对铜陵的好处:“泡桐树有较强的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的天然属性。铜陵是重工业城市,冶化工业占比高,空气污染较重,空气中漂浮物和二氧化硫的含量偏大,大量种植泡桐树,对净化空气极为有利。”</p><p class="ql-block">泡桐树是落叶乔木,树干笔直高大,典型的山林树木。在古代的典籍和诗词里,它有明显的物候特征,是中国本土树种,也是铜陵本地树种;每年先开花后长叶,清明时节正是它开花的时候。泡桐花色是青紫色和粉白色的。在辽阔的天宇下,在蓝天白云间,泡桐花在高大遒劲的枝头绽放,极富审美价值。有诗赞美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p><p class="ql-block">方技术员在介绍泡桐时有意无意在煽情,如“泡桐的花有青紫色的,有粉白色的,特别好看!”</p><p class="ql-block">如“泡桐是速生树种,生长周期短,成材快,经济价值高。”</p><p class="ql-block">如“泡桐花有一种美丽的清香,泡桐树下种茶叶,茶香就更浓郁。”</p><p class="ql-block">如“你们今天喝的茶叶,就是从泡桐树下的茶园采摘的,香吧!有一种甜甜的香味!”</p><p class="ql-block">如“泡桐材质很好用途广泛,既可以民用,也可以广泛用于军事装备”等等。</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他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介绍,有意让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觉到泡桐宛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树种,直接</span>点燃了我们宣传泡桐树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听着方技术员的介绍,我们对泡桐的了解更为清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林科院在铜陵建立了泡桐树科研站,成为全国四大林业科研基地之一,承担了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泡桐树良种选育”的重点攻关项目。<span style="font-size:18px;">泡桐是速生树种、生长迅速、轮伐期短,人为干涉频繁,作为基因资源很容易丢失(蜕变)。国家林科院根据国内外学者的建议,结合铜陵本地种植泡桐的历史,决定在铜陵设立泡桐基因库,目的是保护和利用泡桐基因,保障泡桐生长和延续。</span></p><p class="ql-block">铜陵泡桐树科研站,占地400余亩,设立基因库后收集了大量的供良种繁育的原始材料(基因)。1983年铜陵还承担过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泡桐基因库。1989年泡桐当选市树后,泡桐树在铜陵的种植和研究又有了新成果。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方技术员介绍完泡桐后,满怀期待的说: “今年、最迟明年铜陵市要选市树、市花,我非常希望泡桐能当选为铜陵市的市树。”</p><p class="ql-block">“呵呵,原来你是为备选作铺垫啊!”</p><p class="ql-block">我与报社的陈记,电台的杨记相视一笑,不知谁问了一句“<span style="font-size:18px;">泡桐是不是市树的备选树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说“还不是。据说有人提议广玉兰作备选。泡桐还需要宣传,要让市民了解泡桐,关注泡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着方技术员诚恳、热切的态度,我们</span>当即明确表态:可以宣传,材料你提供一些。我们商量了宣传内容的三个支点:一是泡桐在铜陵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本地树种,已经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第二点是它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浮尘有交强的吸附功能,有利于净化空气;三是泡桐花审美价值高,古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是现存的素材。我们又商定报纸广播电视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收集材料、开展宣传。内容要专业、形式要活泼,要能为市民释疑解惑,要让受众喜闻乐见。</p><p class="ql-block">在后来推选市树的关键时间接点上,我们三家新闻单位在同一时间段发起对泡桐树的集中宣传,努力营造引导市民关心关注泡桐树的舆论氛围,在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市树推选投票中,泡桐树以得票优势与广玉兰树一起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确认。在铜陵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泡桐和广玉兰被确定为铜陵市的市树,时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9年2月28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桐能引凤,非水不藏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扇叶心中绿,喇花梦里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婆娑枝影密,浮动蕊香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雨行人路,阴晴伞遮空。</p><p class="ql-block">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六年,我一直忘不掉当年自主发挥舆论的力量,引导市民推选市树的过程。如果说当年“选市树”是动员全体市民参与投票的一件盛事,那么泡桐树当选则隐含着铜陵新闻记者主动作为,力推文化建设的故事,也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去年在户外活动途中与网名叫林子的驴友同行,知道他是林业工作者,我又禁不住跟他聊起了市树泡桐。他认为紫花泡桐当选市树,在铜陵是有依据的。</p><p class="ql-block">他说:泡桐当选市树后,有过一段高光时刻,大约至1995年,铜陵泡桐科研站在全国20个省(区)选出了泡桐属9个种的优树800多株,其中在铜陵保存的近500株,繁殖优良种苗2万余株,优良种根20万根,向全国各地提供种根近10万根。铜陵泡桐基因库一度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泡桐基因最完整的基因库,有白花泡桐、紫花泡桐、兰考泡桐、海岛泡桐、台湾泡桐、日本泡桐等十多个种,另有杂交材料(品种)100多个……</p><p class="ql-block">林子的介绍,再次温暖了我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