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又要为新一年的幸福生活扬帆起航啦!四点多醒来就没了睡意,过年的兴奋劲还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元月份起许多平台都在搞“年味征文”。一打开手机,就能看见铺天盖地回忆小时候年味的文章。打开电视,也是各种春节文艺节目,足够把“年味儿”的氛围感拉满。小年前我就深有感触,灵感源源不断,一下写了五篇年味儿征文,真是一个难忘的“非遗春节”。我也很纳闷,小时候过年的事怎么就记得那么清楚。春节就好像给了我们幸福生活的打开方式,又像小朋友的快乐密码。那时候是盼着吃,盼着穿,盼着玩儿、盼着看烟花、盼着走亲戚、攒压岁钱,都充满了幸福的期待。不仅能够得到平常所得不到的所有,而且办错了事不挨说,还要放将近一个月的寒假,可以开开心心地到处玩。河上滑冰,雪地里奔跑,堆雪人、打雪仗,玩儿的那叫一个欢。</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长大以后,就说再也找不到小时候过年的乐趣了。我写着文章仔细想来,其实那种气氛和年味儿都在,许多年俗和场景都有。虽然对燃放烟花有所禁止,但如今一系列高科技演化而来的精彩,和一些前所未有的便捷,也令人感觉只是过年的形式和方式有所变化而已。出去走走,赶个年货集,到处仍是熟悉的红火场面。当然,我们长大了,人到中年,为人父母了,总不能还跟小时候的快乐一样。所以,我们感受过的年味儿,只是换了一批人去感受而已。</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自从我们接替了父母的角色,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对过年产生的快乐,就不再是一成不变了。我们从放烟花的人变成了买烟花的;从等吃年夜饭的人,成为了做年夜饭的人。要去给家中孩子和老人创造过年的氛围,从中体会到快乐。也让我们知道,以前年味的快乐是长辈给的,现在长大了,也该把年味传递下去。由当年享受年味的人,逐渐变成了制造年味的人,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幸福啊!用心去感受,年还是那样的年,甚至比以前的年更加丰富多彩。小时候期盼不多但物资紧缺,总要等上漫长的年儿半载。而现在想要的东西即时送达了,所以就没了迫切等待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小年前夕我就风风火火赶回了家,先张罗着买回了一些东西。我们老家的农村,白天家家户户都大敞着门,屋里屋外温度基本一致。买回家的年货不用再放冰箱,堂屋里鸡鸭鱼肉,各种蔬菜一字摆开就行。橙黄的胡萝卜,金黄的蒜黄,鲜红的蕃茄,碧绿的芹菜,雪白的莲藕……各种蔬果在一起,拼接成了五颜六色的图案,也瞬间点亮了略显单调的冬天。味道的组合也悠悠飘散于室内,萦绕在鼻尖,也给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不少喜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回家都尽量抽时间多陪父母,晚上与妈妈同睡一床。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内心便会涌起一股踏实安稳的感觉。白天的午后,我们总喜欢并肩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节目,随意地聊聊家长里短。哪怕只是听爸妈说过无数遍的小事,都会让人感到无比温馨。那些可笑的儿时小事儿,他们每说一遍我们也都配合着大笑一阵。这种陪伴就像空气一样自然。二老因年纪大了,晚上睡眠质量差点儿,白天边说着话就睡着了。而等他们醒来时,身上总有一条薄被或毛毯,我这个简简单单的举动,却能够让父母瞬间感觉被幸福包围。</p><p class="ql-block"> 一年365天,春节仿佛是起点,又像是终点,一夜连两年,承上启下,意义总是这么非凡。对于我来说,就像船舶靠岸,拥抱港湾。我珍惜在家的每时每刻,用心感受着家里来自角角落落里的温暖。细数父母的每一根白发,端详举手投足间每个瞬间。作为年过六旬的父母,也很享受儿女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哪怕无言相望,粗菜淡饭,也让这严寒冬日里的千里奔赴有了意义。轻轻几声昵称,缕缕温柔入怀,身心就得到了最大的慰藉。也深刻体会到,那些在光阴的故事里关于年味的记忆,时刻都是饱含深情的落笔。往事悠悠去,新岁匆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变得不再只是傻傻地等着享乐,而是开始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情感的安放与寄托。在年味的温暖里,慨叹岁月在每个人成长中的温情与客观,也礼赞生命在年复一年里的生生不息、坚韧与等候。</p> <p class="ql-block"> 在外漂泊久了的人,就讲究个“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尤如一个镌刻在心中的团聚的代名词符号。它不仅凸显每个人心中对家和亲人炽热的爱,也更是老年人心底的望眼欲穿与挂念。二十五,弟妹回家了,与弟弟俩人商量着买烟酒、礼品、春联、灯笼,林林种种。二十六,妹妹妹夫也回家了,家里顿时增添了双倍的欢声笑语。二十七,小侄女和小外甥女俩小“夜猫子”都回家了,家里就整天整夜地充满了欢笑和歌声。爸爸妈妈时刻都红光满面,一家人也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一样。</p><p class="ql-block"> 每到过年,人气旺盛的亲情群里,上大学的孩子们回家了闲了。已上班的还要加班,不能回家,但群里每天都有人在聊着。现在的孩子,都比我们小时候情商智商高。每一个人都说着高兴的事,尽力烘托着新年的气氛,构架着亲情的桥梁。大家也都心有灵犀,懂得春节本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体验,它不仅承载着内心对新年的期待,更多的是表示对亲情的眷恋,诠释着家的根脉所在。回家过年,带回来的是一份更加浓厚的亲情,带走的更有一种深深的牵挂。有人说回家为了陪父母,有人说回家为了尽情休息,无论怎样鸡毛蒜皮的烦恼好像一下都清空了,人的内心特别宁静。白天抽空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小路间走一走,晚上在院子里看着各个房间亮着的灯光,一年的疲惫和忧愁就烟消云散了。只需几天,就元气回归,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城迎战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对于任何人来说,不和家人团聚的年都是孤单的。过年如果不回家,就仿佛少了辞旧迎新的仪式感一样。从而也越来越觉得,过年,过的好像不仅是节日,更是内心乡愁情感的寄托,为传递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过去与未来,或许过年的形式还会逐渐有变革,但人们期盼过年的心情永远不会改变。不管人身在何方,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无论岁月匆匆,家中的灯火,也永远为我们守候。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睦睦,就是一个充满幸福快乐的好年景!每个人也都不像小时候一样,期盼着穿新衣、戴花帽、压岁钱、红头绳、吃好的,而是更懂得给予、付出、回报、感恩与珍惜!我更理解,过年,不仅的一桌子美味佳肴,而是儿女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不仅有众人远赴千里的迁徙,还有日思夜想里乡愁的安放……</p> <p class="ql-block"> 按照老家的规矩,出嫁的闺女要回自家过年。我老公和儿子都没回家,我就把婆婆接到了家里。初一把大伯哥和小叔子两家人都请来一起吃饭,并给五个孙辈一人一百元红包。虽花钱又忙碌了两天,但也很高兴。下午又抽空带婆婆上街,我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但是每年回家,都会给爸妈和婆婆买衣服鞋子。</p><p class="ql-block"> 以前拜年走亲戚是初二走舅家,初三走姨家,三亲六戚排着队来。而现在家家有车,一天就能串几家。别人都说年味淡了,不想走亲戚,而我一点都没觉得。表姐妹表兄弟见面还是非常亲,一年到头各奔东西地忙碌,怎么也得聚在一起聊个痛快。初四的中午,兴致正浓,天空又扬扬洒洒飘起了雪花。白雪映春联,倍感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门楣的红灯笼悠哉悠哉,就好像飞雪中报春的红梅花,鲜艳夺目。颜值担当和幽默才华都在线的几个表外甥小鲜肉们,都在雪中玩疯了。调侃、追逐、拍视频、诗词飞花令,可比我们小时候会玩儿多了!而且文明高雅又时尚。八子闹春,家和万事兴,这是人人心中最美的过年画面。</p><p class="ql-block"> 每年过年都会吃胖,每顿一桌子丰盛的菜肴,东吃一口西吃一口就吃多了。亲人们围桌而坐,举杯劝盏,笑声洋溢。亲切的呼唤宛若是让人陶醉的美酒,滴酒未沾也醉人。家中的饭菜总是美味佳肴,宣腾腾的年馍也总是吃不够,其中好似自然融入了富含年味儿的亲情,甜蜜而令口齿生津。我能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年馍里蕴藏的殷殷关爱,在每一个寄托美好向往与期盼的春节里,就像窖藏的老酒一样历久弥香,滋润身心。那火红的春联和灯笼,是最稔熟的烟火气息,也是人间最美好的诗篇。岁月如流沙,愿指尖飘洒的是时光的锦上添花,也包含年华老去中的默默祝愿。表姐妹们都说:“不怕你胖,无论胖成什么样,我们都觉得是最好看的。”我们就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可以尽情说笑享受着翘首以盼很久的盛大狂欢。</p> <p class="ql-block"> 我每天很少看手机,着重在做饭、做家务,把感情大多都倾注在厨房。有时间了就和发问候的亲友聊天,还有串门的嫂子大娘,越活也越坦诚,给谁都哈哈大笑着竹筒子倒豆子。过年甚至还可以陪着父母,重新做回小孩子,把身上的担子放放,能不操的心不操!儿子初二才放假,没回家过年,就去了云南香格里拉玩。对我说:“妈,别挂念我。我们都要快乐、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天,才是王道。无论过年还是平常,及时关照身体和心情。”对,既便过年躺平几天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休息,不去过份消耗自己,养精蓄锐,年后做事必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初五一过,在外上班的亲人也都一个个准备出发了。大家都将怀着给予爱和得到爱的知足,元气满满地进入工作状态。每个人坐在高铁上,都会回味着一个个甜蜜的场景痴笑吧!此刻,儿子坐在云南至广东的列车上,妹妹坐在开往苏州的列车上。我的脑海被兴奋填满,写着亲情写着爱。无论是感受年味的人,还是制造年味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幸福快乐的,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每个人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年,会用心好好感受跟亲人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亲人团圆,品茶闲聊,光阴清浅,却拥有一种平凡烟火中的安宁与惬意。</p><p class="ql-block"> 202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