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悬泉置汉简字体有小篆、隶书、草隶、草书和楷书。其中以隶书为主,其书法已经摆脱了篆书以及秦简的影响,很多书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隶书,然而由于是墨迹,与碑碣隶书不同,简牍书法的用笔、结体更显轻松快意,天真质朴,更能体会书写中的笔墨技法与情感,有些特征表现出向草隶发展的趋势。正草之变造成字体演变,正书在实用书写过程中的求快求易出现了简、连、省、变的草化,解构了正体字的繁冗,形成简易的字体并逐渐形成体系,形成的新字体是为了交流通行的需要,整合约定俗成的文字符号,统一规范而成的,这种“草—正—草—正”的字体嬗变过程,到形成方正的楷书为止。</p><p class="ql-block">悬泉置遗址出土《传车亶轝簿》简</p><p class="ql-block">就悬泉置汉简书法而言,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西汉成帝刘骜阳朔二年(前 23)的《传车亶轝簿》,此册现存残编十简,内容为六乘亶轝即毡舆的状况,文字是已经成熟的隶书。除了“轝”等字因横画多、“传”因末笔的夸张书写使得字呈长方形外,其余百余字都是呈横扁之势,“方劲古拙,如龟如鳖”。特别是长横、捺画的夸张,雁尾的浓重等更能突出体现隶书的特征,甚至有些字如“弟”“传”“乘”“用”“敞”已见楷书、行书笔法端倪。《传车亶轝簿》横画平行排叠,中宫凝聚,重心稍高,轴线垂正,体貌端严庄重,又因笔画错落有致,故静中寓动,整肃中见活泼。用笔娴熟老练,逆锋、侧锋起笔见灵动,行笔从容,提按平动,错综变化;收笔轻松而含蓄,间以一拓直下或重捺雁尾,强化线形对比,使整体视觉愉悦。转折处方圆间用,方而柔韧,圆而劲挺。墨色清晰洁净,点线的粘结点多松动,更见用笔洒脱,落落大方。这是悬泉置简书的主要特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