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韵流转谱新篇

无声语

<p class="ql-block"><b>  在连绵起伏的田野上,金黄的谷穗随风摇曳,这是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在常宁大地勾勒的丰收景象。稻浪滚滚,颗粒归仓,谷韵流转,它不仅讲述着家乡的丰饶与季节的更迭,更记录了常宁粮食企业的岁月变迁和华丽转身。</b></p> <p class="ql-block"><b>  粮食行业内部有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天下粮食是一家”,把从事粮食工作的人也叫“粮食人”,我的母亲算是常宁的老“粮食人”。二十世纪60年代,母亲是粮库的保管员,可以说我是在仓库的粮堆上长大的。记忆中,一栋低矮的办公房兼职工宿舍、两栋简陋的砖瓦结构仓库、几架掀谷的风车、两台笨重的过磅斗和几把猪八戒同款的谷耙子,这就是当时县“人民仓库”的全部家当。母亲和粮库的几位叔叔、阿姨常年挥汗如雨,验质、过磅、翻谷、耙谷、熏蒸、灌包,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勤劳的方式,收购、储藏、保管粮食,并获得了全县“四无”粮仓示范粮库的称号。就这样,年复一年,伴随着稻香,我渐渐长大了。二十世纪80年代末,我从教育战线调到了县粮食局工作,尽管没天天与粮食打交道,但也可算得上新一代的“粮食人”。作为职能部门的“粮食人”,常常下基层、进粮站、入仓库,走遍全县的粮站及粮库。那时,每到一处,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低矮的砖瓦仓房,原始的竹笼通风设备,只是地面和墙体进行防潮、防火处理,有效地保证了粮食的安全储存。到90年代末,荫田、柏坊、水口山几家粮站本点仓库兴建几栋大平房仓,特别是20世纪初,常宁市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成立,现代化高大平房仓拔地而起,刷新了常宁粮食企业的新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不久前,我与粮食系统的几位老“粮食人”回了一趟娘家——常宁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刚进大门正碰上粮库周主任,周主任听明我们的来意,亲自陪同我们参观。沿着宽阔的林荫大道蜿蜒而上,一栋栋雄伟的现代化高大平房仓库错落有致。周主任神秘地说,这些不仅是储存国家粮食的宝库,更是一座科技与智慧交融的殿堂。多年来,国家储备库注重推进智能化建设,在这里,大数据与互联网共同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粮食安全保障网,确保了国家粮食储好、销好、调好,国家粮食储备库已连续二十余年实现了储粮安全无事故。</b></p> <p class="ql-block"><b>  谈笑间,我们来到了一栋仓房前,周主任领我们到消毒区杀菌后,走进了仓库,库内温度适宜,我们小声议论这比空调房舒适。主任告诉我们,仓库安装了循环冷却设备和粮情检测电子系统,把粮温粮情传送到电脑控制室,并通过云端发送到保管员的手机上。这样,保管责任人能及时根据粮温粮情,科学管粮、绿色储粮。若粮温稍有异常,工作人员就会马上启动冷却系统和地面机械通风设备。主任示意保管员点开手机,然后告诉我们,当前仓库粮温正常,粮情稳定,储粮安全。同行的一个老“粮食人”瞪大双眼说:“当年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能这样管粮,如今的保管员真轻松!”。小保管员听了这话说:“前辈说得对,不过,为了科学管粮,我们平时要注重学习,单位每年进行考试考核,实行竞争上岗,稍不努力就被淘汰了。我们呀,也不轻松呢。”</b></p> <p class="ql-block"><b>  从仓库出来,我们在库房墙面发现了一个正方形的封口,正疑惑不解,机灵的保管员指着它告诉我们:仓库在害虫防治方面,坚持搞好仓内外卫生,常整粮面,杜绝虫害滋生条件,严格按标准进行环流熏蒸,这个口子平时是封着的,待熏蒸时启开注入熏蒸剂,通过专门的设备,熏蒸剂均匀地在粮仓内扩散,形成一股环流,这股环流如同一条无形的河流,缓缓流淌在粮食的缝隙间,将熏蒸剂带到每一个角落。先进的环流熏蒸技术高效、安全又环保,确保了环保储粮、绿色储粮。</b></p> <p class="ql-block"><b>  这时,几辆满载粮食的货车徐徐驶入了粮库,车身庞大而沉重。一位老前辈大声提醒小保管员:“小伙子,这下来这么多车,赶紧喊搬运工。” 接着悄悄对我说:“依我当年的经验,起码要叫上二十个甲等劳力。”我连忙将老前辈扯到一旁说:“您老别急,现在卸车飞快!”。说话间,司机熟练地操控车辆,在靠近仓库输送带的起点口停下。几位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迅速到位。一声吆喝,跃上车厢,手持铁锹,将稻谷向运输带引导,稻谷如细流倾泻而下,沿着特制导槽在运输带上稳稳前行,运输带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犹如一辆小火车穿梭在粮库的铁轨上。在运输点的终点,另一名工人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控制板,根据稻谷的流量控制运输带的速度。他的手指在按钮上灵活跳跃,就像是一位高铁驾驶员。随着他的操作,车厢上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到粮库的每个角落,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当最后一辆车最后一粒稻谷被送到粮库的深处,运输带缓缓停下。几位工人用扫帚清理散落的稻谷,确保每粒粮食都妥善安全入库。</b></p> <p class="ql-block"><b>  看到这一切,我们这几个老“粮食人”目瞪口呆了,大家笑着说:“我们落伍了,今天算是开眼界、长见识了!”。</b></p><p class="ql-block"><b> 是呀,昔日的粮仓,满载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是汗水和希望。今朝的粮库,沐浴科技之光,智能管理安全有序。谷韵流转,从汗水到智能,是岁月的礼赞,也是未来的序章,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与梦想交织,共同谱写出家乡丰收的诗行。</b></p>